什么是“冬病”?
“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中医称之为“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这样的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袜子才觉得舒服。
为什么要“夏治”?
冬病夏治是在夏季阳气旺盛的时节采用中医中药疗法激发人体阳气,从而治疗冬季容易发作或者加重的疾病。
冬病夏治是根据中医经典理论“治未病”、“春夏养阳”,经过无数中医前辈实践而得出的治疗方法。
黄建群主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防治疾病时顺应天气和时节变化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天人相应”。
黄
氏
儿
科
黄建群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浙派中医儿科温州中心主任。原浙江中医药医院儿科主任,医院&医院中医科主任,国家中管局温州中医儿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理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
擅长诊治儿科常见病。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已四十七年。临床以内服中药为主,外敷膏药为辅,在浙南首创中医儿科外治疗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有十多种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穴位敷贴"。四季调养之春季生長貼、夏季三伏貼、秋季脾胃貼、冬令膏方等;中医药浴方;中药芳香精油疗法等。
雪山国医馆坐诊时间:周六上午
南塘国医馆坐诊时间:周三上午,周日上午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候,亦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肌表,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三伏天穴位贴敷疗法简称“三伏贴”,即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根据《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夏养阳”的法则,在“三伏”期间,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中药,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可以及时起到温阳散寒、健脾益肺。
“三伏贴”敷贴时间
注:三伏天期间,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贴敷,连续5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3-5年。只有坚持敷贴,才能发挥疗效,达到最佳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
①脾胃虚
②矮小症
③性早熟
④发育迟缓
⑤消化不良
⑥形体消瘦
⑦过敏性鼻炎
⑧易感儿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根据年龄皮肤和气候不同,从30分钟到3小时不等。家长应注意观察,若患儿有明显刺激感觉,应及时取下药膏,不必拘泥于时间。
2.部分反应:如果感到局部发烫,发痒,属于正常现象。孩子皮肤较嫩,贴敷的局部可能会起泡。家长应密切观察贴敷部位的反应。及时取下药膏。
3.不可受冷:贴敷后须避免受冷的刺激,贴后4到6小时内不能洗澡,不能直接吹空调,及电扇。特别是贴敷部位。
4.饮食注意:贴敷期忌食生、冷、海鲜,辛辣刺激食品。
5.贴敷期间:尽量避免大运动量活动。
预约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