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退休后,每个人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不一样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的进步,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有的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大胆去尝试以前没接触过的新事物。
有些人觉得自己生命所剩不多了,要尽情的去享受,珍惜人生中最后一段黄金岁月。
有的人,忙于家庭事务,带娃、送娃上学,每天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有的人,不愁吃喝,每天过得悠哉悠哉,不是出门遛弯,就是跳舞,生活过得一样轻松自在。
尤其是过了60岁以后的人,希望子孙环绕膝下,希望晚年生活能更幸福,希望身体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不为子女增加负担,更希望晚年生活能更有质量。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希望寿命变得更长,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年,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将达到78.岁。其实归根结底,真正高级的活法,一定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戒掉不良的习惯,这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积累福气。
年过六旬,记住“四不要”,或离长寿更近1、不要把精力都放在子女身上
香港一家家庭危机支持中心曾进行过一项调/查发现,近半数的父母和成年子女共同居住,但每隔三两天或是一周肯定会发生一次冲突,其中最为主要的缘由是缺乏私人空间。如果把精力都放在和子女吵架上,对老年人来说是非常不值得的。
对于老年人而言,长期处于压抑环境、消极情绪下,无疑是在给各种疾病打开身体的“大门”。高雪压、冠星病、肿刘等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可能会接踵而来。而老年人情绪突变太过激动的话,极易导致高雪压、冠星病加重,很可能会因此而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
2、不要盲目靠进补来提高精力
不少老年人想着依靠吃一些补品来帮助提升精力,且补品的数量越多效果越好,这个想法并不正确。保健品并不适合所有的老年人,一些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后容易导致早饱,影响正常的食物摄入,反而会增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老年人是否需要进补,需要由专业医生指导进行,切不可盲目。
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人体的精气神要在衰退,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损耗精力,也不要胡乱补充。
、不要靠熬夜玩手机来消耗精力
据央视报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网络普及率为8.6%,其中老年人日均在线超过10小时的人数高达10万以上。
晚上睡不着的情况,在老年人的群体中普遍存在,老年人长期熬夜玩手机,容易让本身就脆弱的生物钟变得更加紊乱,日常容易因此而出现睡眠障碍、失眠。且老年人沉迷手机,对于眼睛的伤害也很大,容易诱发干眼症、结膜炎等发生。如长期关灯玩手机的话,还可能会诱发闭角型青光眼发生。
4、不要过度运动消耗精力
在运动损伤的人群中大约有40%是中老年人,老年人肩部、膝关节、脚踝、肘关节等,很容易发生肩袖损伤、软骨损伤、韧带撕裂等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关节活动度、肌腱组织弹性等均会变差,在运动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受伤,所以运动的时候要量力而行。
俗语“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是啥意思?“精”可以理解为精气,一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身体方面,另一个是精神方面。精气的来源有先天和后天之分,父母身体健康生出的孩子也很健康,体质良好没有缺陷,若精气不足,则会体弱多病,有早夭风险。
后天的精气主要通过营养获得,平时吃的食物、喝的水分,都会在五脏六腑的运化下被人体吸收,转化成推动机体运转的精气。
若有挑食、厌食的情况,或脾胃功能较差,获得的精气就会比较弱,容易腹泻、腹胀、乏力、嗜睡、头晕,甚至会营养不良、体重减轻。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注重身体,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