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卫生保健秋季常见幼儿传染病知识及预防

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www.paisufa.com/m/

秋季处于夏季和冬季之间,气温变化大,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初秋时,气温较高,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高发期;到了晚秋,气温逐渐下降,风大干燥,这时是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因此,秋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幼儿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秋季常见幼儿传染病

1、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四季均可发病,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4、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以减少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3、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感染后引起胃肠道炎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

学龄前儿童尤其容易感染诺如病毒,在我国5岁以下的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高达15%。

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感染者发病突然,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畏寒等。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及如厕后。

2、保持良好的食物卫生,所有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应该彻底煮熟才食用。应避免进食没有烹煮的食物(例如贝类海产,特别是生蚝)或食物内含有不会被煮熟的原料(例如预制或预先包装的沙拉)。

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须立即清理呕吐物/粪便,及妥善消毒被污染的地方,清理期间,应安排其他人士远离被污染的地方。

4、流行性感冒

秋季感冒,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5、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居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居家隔离21天。

相信有不少家长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不幸患了传染病,家长按校园医/班主任的要求带孩子就诊并居家隔离治疗,等孩子医院复查后,学生带着临床医生的诊断证明或病历资料回校园要求返学,却被告知还需再居家隔离几天才可以复课。孩子明明已经没有症状了,却还不让复课,很多家长在疑惑的同时不免心生气愤。小编有必要在此统一解答一下家长们心中的疑惑。

先让我们一起来明确几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一、潜伏期

指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不同传染病的潜伏期长短不同,有的疾病短至数小时(如细菌性痢疾),有的则长达数年(如艾滋病)。但同一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二、传染期

指被感染者(包括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有能力把病原体传染给其他易感者的这段时间。这个概念大家都很好理解,但是往往也最容易被误解。很多人认为传染病发病了就具有传染性,病症消失了就没有传染性了,这是对传染期非常严重的误解。其实很多传染病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已经有传染性了,也就是潜伏期末就可以排毒,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流感,在发病前1天就具备了传染性。多数校园常见传染病在症状消失后仍然会继续排菌/毒从而具备持续传染性。例如最近正在流行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炎),往往在症状消失后几周内仍可经过粪便排毒(据美国疾控中心出版的《传染病控制手册》)。

三、隔离期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病原体排出方式与时间而定的,对可疑患者隔离的时间。设置隔离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其他易感人群,同时患者也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得以治疗和恢复。

四、观察期

针对出现疑似传染病的早期病症但尚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设置的观察时间。观察期主要根据从疾病的前驱症状到出现典型症状的时间来设置的。例如猩红热一开始以发热、头痛、咽痛起病,此时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无实验室检测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很难明确诊断、甚至可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咽峡炎;再比如麻疹早期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此时去医疗机构就诊,在无实验室检测的情况下,临床医生也很难诊断、甚至可能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一般传染病病情需经过2-3天的观察期才表现出较为典型的病症,此时再去就诊,诊断准确率就会明显提高。观察期内要求孩子居家观察,如出现典型症状应及时就诊,如观察期过后,症状消失,经临床医生诊治和校园医检查确认后可以复课。

以上四个时间概念,前两个是疾病本身具有的特点,后两个则是根据疾病的特点为控制疾病传播而人为设置的时间。四个概念看完,相信大家心中的疑惑已经解答过半了吧?也就是因为多数传染病在症状消失后仍可以继续排毒,即仍处于传染期,因此患者在症状消失后仍需要隔离一段时间。下表展示了校园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和观察期之间的关系。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和观察期

疾病种类

潜伏期

传染期

隔离期

观察期

流感

1-3天

成人3-5天,幼儿可达7天

症状消失后2天

48小时

麻疹

约10天

出疹前4天至出疹后4天

由出疹次日起计4天

72小时

水痘

14-21天

出疹前5天至所有皮损结痂(一般5天)为止

至全部水疱干燥结痂,一般10天以上

48小时

流行性腮腺炎

14-21天

腮腺肿胀前7天至肿胀后9天

发病后9天

72小时

风疹

14-21天

出疹前7天至出疹后7天

出疹次日起计7天

48小时

结核病

2-10周

通常痰中检测到结核杆菌即有传染性

遵医嘱

至确诊

猩红热

1-3天

未经治疗的病例可达数周至数月;经规范抗菌治疗的病例传染性会在24小时内消失

自治疗之日起计不少于7天

48小时

手足口病

3-5天

粪便排毒可达数周

直至所有疱疹变干,一般需要2周或症状消失后1周

72小时

疱疹性咽峡炎

3-5天

粪便排毒可达数周

直至所有疱疹变干,一般需要2周或症状消失后1周

72小时

细菌性痢疾

1-3天

从急性感染至粪便不再排毒,规范的抗菌治疗可使传染期缩短为数天

至症状消失,至少粪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48小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2-72小时

从发病起至少4天

至眼睛无异常分泌物,至少7-10天

72小时

诺如病毒感染

12-48小时

排毒高峰在发病后2-5天,持续2-3周

症状消失后3天

48小时

轮状病毒

24-72小时

发病后7天

发病后7天

48小时

幼儿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细心照料幼儿的身心健康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用心呵护幼儿让他们安全度秋一起陪伴幼儿茁壮成长

编辑:杜海嘉初审:邬凯琴终审:徐霞发布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固戍第二幼儿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ljxjmy/1032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