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一则成人肠扭转不良病例引发的知识探讨

有一名29岁的年轻男患者,在近半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在饭后出现反复吐苦水和食物的症状。呕吐时有呈喷射状,并伴有胸胀和右侧背痛的现象。

在短短上半年的时间里,体重就减轻了20多斤,且总有右边身体比左边身体要重的不平衡感。

在经过CT检查后,终于查找出了病因——成人肠扭转不良。

其实,肠旋转不良并不算少见,只是因它多是在患者新生儿期时就爆发了出来,发生在儿童晚期和成年期的少,所以普通人对于它的了解不多。

但当成人肠旋转不良病发时,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可能出现间歇性的呕吐、慢性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

若是急性发作,甚至可能出现剧烈腹痛、呕血或便血等症状。

因此,我们杏树林医疗团队的杨艳医生特意将肠扭转不良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的知识进行了汇总,并将其分享了出来。

希望能帮助各位加深对于肠扭转不良疾病的了解和治疗。

(杨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全科医师)

1

肠旋转不良的发病机制

肠旋转不良是由胚胎期肠的正常旋转停滞所导致。

胚胎发育4-8周时,由于胚胎体腔不能适应快速扩张的胃肠道,肠袢弯曲逆时针旋转90度,到了8-10周又会出现一个度的逆时针旋转,使得肠道最终逆时针旋转度。

一旦肠旋转到最后的位置,就固定到后腹。

在肠旋转不良时,十二指肠虽然仍处于非旋转位置,但盲肠部分出现了旋转(通常旋转了约90度而非度),使得盲肠位于上腹部中段,出现位置异常并被腹膜束固定在右侧侧壁,这些腹膜束就被称为Ladd带。

同时,这种旋转不良的情况也导致了两种解剖学变异(Ladd索带及肠系膜根部狭窄)的出现,易引起消化道梗阻的症状。

若Ladd带经过十二指肠,可引起十二指肠的外部压迫和阻塞。

2

肠旋转不良会有哪些临床表现?

66%患者及18%-25%的患者,分别会在新生儿期和出生后的第1年就出现症状,具体表现为急性肠梗阻或肠扭转。

有10%-18%的患者会在儿童晚期或成人期发病,但成人肠旋转不良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

01

慢性临床表现

多数有症状的肠旋转不良成人患者隐匿性地表现出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这些特征通常在餐后发生:

●间歇性呕吐(胆汁性或非胆汁性)是最常见的症状(30%)

●间歇性腹痛也较常见(20%)

●体重减轻

●慢性腹泻

●胰腺炎

●腹膜炎

●动力障碍

某些成年患者主诉存在发作性呕吐和腹痛的慢性病程,这可能是由间歇性、自限性肠扭转导致的。偶尔,患者描述其会在餐后做一些动作以缓解疼痛,如右侧卧位和按压腹部。

02

急性临床表现

只有10%-15%的肠扭转不良成人患者会出现急性中肠扭转。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呕血或便血等症状。

另外,还有某些成人患者可能并不会出现症状,是因其他目的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而确诊。

3

成人肠旋转不良的诊断治疗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最好的使十二指肠显像的检查方式,因此是诊断成人肠旋转不良的“金标准”。

而成人肠旋转不良的治疗则取决于其临床表现,具体可分为两种:

慢性症状患者的治疗——无急性肠扭转的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通常通过择期手术进行治疗。

急性症状患者的治疗——存在急性肠扭转的成人肠旋转不良患者,需紧急进行剖腹手术。

肠旋转不良在新生儿中最为常见,成人病发的较为罕见,因此很多人乃至医生都对其缺乏认识。也因此造成了不少误诊的情况,迟迟不能解决患者的痛苦,延误了病情。

希望通过这个病例的分享,加深大家对于肠旋转不良的理解,在遇到相似案例时获得更多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UPtodate《成人肠旋转不良》









































中科白癜风康复天使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jxjmyyy/465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