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常见病
防护指南
家长学校第四期
做好常见病预防工作!
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夏季已至,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我们在继续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同时,其他的常见传染病也伸出了魔爪。为了让幼儿在夏季里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儿童常见疾病预防小常识。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儿童。
预防措施
1.常漱口、刷牙,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
3.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外出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
5.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延。
细菌性痢疾
简称菌痢,亦称为志贺菌病,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儿童和青壮年是高发人群。
志贺菌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引起结肠黏膜的炎症和溃疡,并释放毒素入血。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坚持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变质的食物。
2.接种细菌性痢疾的疫苗。
3.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应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卫生情况。
急性血性结膜炎
急性血性结膜炎也就是民间人们所说的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
其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接触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如毛巾、钥匙或门把手等,均有可能被传染。
从几个月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都是它们的目标,常常是一人得病,全家中招。一年四季都可能感染红眼病,特别是夏秋季(6~10月),要注意防范。
急性血性结膜炎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突发结膜充血,烧灼感、痒、分泌物多,一般视力不受影响,检查发现眼睑红肿,睑结膜充血,球结膜周边性充血,有时水肿及结膜下出血,结膜囊内有分泌物,要确定病源需作分泌物涂片进行细菌和细胞学检查。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给小孩准备自己的毛巾,不要和别人混着用。
2.不要乱用“预防性眼药水”,以免交叉感染。
夏季感冒
夏季感冒中医又称为暑湿感冒,暑湿感冒的特点就是因为夏季闷热,湿度比较大,这时大家较宜贪凉,如吹空调等,感受风寒之邪。
患者鼻咽部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头痛,怕风等。鼻涕起初是清水样,2至3日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咽痛、肢节酸重不适等。热感冒的病程为3~7日。
预防措施
1.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控制空调房间温度与室外温度相差4℃最为适宜。
2.预防感冒的有效方法是勤洗手,尽量少用手摸眼睛、鼻子。
3.夏日平时饮食要清淡,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保持良好心态,增强自身抵抗力。
温
馨
提
示
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之前介绍过的手足口,还有流脑、风疹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孩子被传染的几率:
1.常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常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勤换衣、勤晒被。
3.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能对体温的调节能力。
幼儿的健康
离不开家长和老师共同呵护
携手用心
让孩子们健康度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