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acuteorsubacuteconjunctivitis)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传染性强,多见于春秋季节,可散发感染,也可流行于学校、工厂等集体生活场所。发病急,潜伏期1~3天,两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发病3~4天炎症最重,以后逐渐减轻,病程多少于3周。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双球菌。近十年来致病菌种发生演变,构成比最高由原来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演变为表皮葡萄球菌。(1)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结膜炎,患者多伴有睑缘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晨起由于黏液脓性分泌物糊住眼睛而睁眼困难,较少累及角膜。(2)肺炎双球菌性结膜炎有自限性,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潜伏期大约2天,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在2~3天后达到顶点。上睑结膜和穹窿结膜可有结膜下出血,球结膜水肿。可有上呼吸道症状,很少引起肺炎。(3)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细菌性结膜炎的最常见病原体。潜伏期约24小时,临床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下出血,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症状3~4天达到高峰,在开始抗生素治疗后7~10天症状消失,不治疗可复发。儿童感染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部分患者伴有体温升高、身体不适等全身症状。根据临床表现、分泌物涂片或结膜刮片等检查,可以诊断。结膜刮片和分泌物涂片通过Gram和Giemsa染色可在显微镜下发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和细菌。为明确病因和指导治疗,对于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者、结膜炎严重的儿童和婴儿及治疗无效者,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全身症状的还应进行血培养。去除病因,抗感染治疗,在等待实验室结果的同时,局部使用广谱抗生素,确定致病菌属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根据病情的轻重可选择结膜囊冲洗局部用药、全身用药或联合用药。切勿包扎患眼,但可配戴太阳镜以减少光线的刺激。成人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一般选择滴眼剂。儿童则选择眼膏。各类型结膜炎波及角膜时应按角膜炎治疗原则处理。1.局部治疗(1)当患眼分泌物多时,可用无刺激性的冲洗剂如3%硼酸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冲洗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角膜上皮,冲洗液勿流入健眼,以免造成交叉感染。(2)局部充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滴眼剂和眼药膏。急性阶段每1~2小时1次。目前常使用广谱氨基苷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如0.3%妥布霉素、1%阿奇霉素、0.3%氧氟沙星、0.3%加替沙星以及0.3%~0.5%左氧氟沙星滴眼剂或眼药膏。耐药性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可使用5mg/ml万古霉素滴眼剂。2.全身治疗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而致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或伴有咽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局部用药的同时应口服头孢类抗生素或利福平。1.严格注意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提倡勤洗手、洗脸和不用手或衣袖拭眼。2.急性期患者需隔离,以避免传染,防止流行。一眼患病时应防止另眼感染。3.严格消毒患者用过的洗脸用具、手帕及接触的医疗器皿。4.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后必须洗手消毒以防交叉感染。必要时应戴防护眼镜。5.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立即用1%硝酸银滴眼剂滴眼1次或涂0.5%四环素眼药膏,以预防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byxjmy/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