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医院大夫李占锋

医者礼赞

医院大夫李占锋

张改过

上帝救赎了人的灵魂,医生拯救了人的生命。我们不能说谁重要或者不重要。但我想说的是,在人的生命趋于完美,归于灿烂的途中,高尚的灵魂和健壮的身体是一样都不可缺少的。

这次给母亲治病的二十多天里,我目睹了医生和护士繁忙的工作,他们每天出入病房和办公室之间,有时候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医生和护士除过轮换值班外,没有周末和节假日,为了工作,他们照顾不上家和孩子。他们孜孜以求、勤勤恳恳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对他们多了一份理解,也增添了一份敬意。

母亲生病了,母亲得的不是什么大病,但是这种病疼得母亲浑身冒汗,脸色蜡黄,手掌失去了血色,剧烈的胆绞痛让母亲头栽倒在床上,一声声呻吟。疼了母亲的身,更疼了当儿的心。如果是单纯的胆结石还罢了,母亲还患有肾结石,肾积水,心脏也不是很好。何况母亲今年已经75岁了。这一切给治疗带了一定困难。

母亲住院了,医院外一科大夫李占锋,原来我不认识他,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之所以成为母亲住院期间的主治大夫,纯属巧合。

李大夫对母亲前期的治疗方案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排除肾结石,消除肾积水,扩张胆管,缓解疼痛。如果胆结石能保守治疗就好,否则便要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这段时间母亲的胆绞痛时有发生,李大夫每天早晨查房时,都仔细询问母亲能吃多少饭、疼得怎样等情况。他总是面带笑容,态度和蔼可亲,语气温和,他一口一个“老人家,老人家”的称呼我母亲。除过询问病情外,李大夫还安慰母亲,给母亲说一些开心话。母亲和我聊天时夸李大夫年纪轻轻的,人很和亲(崇信方言,意思是态度温和)。

李占锋大夫是一名很敬业的医生,他心里有病人,母亲住院期间我要上班,没时间陪护,医院,看到李大夫在病房里看望病人,询问病情,和病人唠嗑。我以为他是值班医生,他却说没有值班,是下午吃过饭闲着,就过来看看病人,尤其是一些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要随时多留神。

有一天下午七点多了,医院楼道碰到李占锋大夫,我问他是不是要值夜班。

他说:“不是,因为我六点下班前收了一个病人,这个病人需要做紧急手术,我刚从手术室里出来。”

七点多了,他才下了手术台,还没有吃饭。我说:“当医生真够辛苦!”他说:“医生这个职业就这样,有时上下班的时间由病人的病情决定,尤其遇到手术,即使饿着肚子,也必须坚持完成手术才能下班,有时连续在手术室要站几个小时,腿都站得麻木了。”

我原来和李占锋大夫很陌生,在病房、楼道和医办室见到他的次数多了,打招呼的机会多了,渐渐地我也熟悉他了,我觉得他是一名尊重病人、有爱心和耐心的医生。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观点,凡是他治疗的病人都有类似的看法,都对他有很好的评价。他有医者的仁慈之心,也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在前期治疗一段时间后,李大夫准备给母亲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微创手术。因为母亲年龄大,还有其他病,李大夫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他给我母亲做了详细检查,请来了内科主任对母亲的心脑功能进行了评估,还邀请了同科室的大夫及麻醉师对母亲的身体状况做了详细检查和了解。针对给母亲做手术这件事,在外一科主任黄国华的主持下,全科大夫进行了会诊,在会上进行讨论,最终决定要做手术。手术前李占锋大夫叫我谈话,让我签协议。他给我讲了手术可能遇到的难题,手术后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他让我深思后签字,面对他们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认真细致的态度,我没有犹豫就签字了。我想他们那么慎重地对待病人,在每个细节上都考虑到了,有哪一个医生不希望手术成功?有哪一个医生不希望病人早日康复呢?因为他们是专业人员,他们知道的、积累的临床经验比我们多。在治疗上他们是内行,他们才是病人和家属真正的依赖。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母亲的手术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等把母亲安排到病房后,又来了一个病人,还是胆结石,李大夫给她开诊断报告,让做一些常规性检查。等检查结果出来,又安排下午给这个病人做手术。他中午稍作休息,又走向了手术室,埋头为下一个患者做手术。

李大夫对病人一视同仁,他和病人交谈时和颜悦色,脸上总是露出温和的笑,偶尔还有几句幽默风趣的话,使病人忧郁的心情得到宽慰和愉悦。他的笑容像一缕阳光温暖了病人的心灵,他的笑容里满含着对工作的热忱,也充满了对自己钟爱的事业饱满的热情,以及面对工作胸有成竹的镇定自若和知难而进的勇气。

母亲在二十多天的治疗里身体恢复得很快,不再疼痛,精神面貌也好多了,伤口愈合得也挺好,情绪较以前好多了。

在办出院手续那天,李大夫叮咛母亲出院以后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他走到护士站,给护士说我母亲手术前要做一个心脏彩超,因为当时彩超机出了故障没有做,他让护士结账时不要把这项检查费用计算进去。他是多么细心的人啊!这件事我当天也知道,母亲做过手术已经十天了,我把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了,他却还记着。

李大夫对每一位病人都尽职尽责。他所在的外一科是一个团结、和谐、上进的集体。在这样一个团队和工作环境里,他和同事携手并进,心里想得最多的是患者,他年复一年地在医疗战线上工作着,使多少病人远离了病痛的折磨,使多少家庭重拾了幸福和欢乐。

也就是在我给母亲办出院手续,和李大夫闲聊时才得知,他还是医务护理部主任,医院的医疗质量。

也是在那一天,我才知道他每天在住院部大楼和门诊楼两个地方办公,身上挑着两付重担,奔走忙碌于两个科室之间。

对李占锋大夫我没有过多的了解,我们之间也没有多深的交情。所写的关于他的一些事只是我陪护母亲时看到的。正当母亲手术后一天天逐渐康复的日子里,我写下这篇文章以示对李占锋大夫由衷的感谢,医院住院部外一科全体医生和护士的真挚谢意。

有些事情当你置身其外的时候,才能看清它的真相;有些人当你把他换成自己想的时候,才会理解他的苦衷和所付出的艰辛。和医生接触久了,才知道医生这份职业其实很辛苦。

有人说:“医者父母心”,这话一点都没有错。医生是世间最积德的职业,他们心怀仁慈,把每一个处于病痛折磨中的生命普渡到了健康的彼岸,然后他们才长长地吁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佛让人的精神觉悟和超脱,医生使人的身体健康和舒适,二者同样值得我们敬重。

张改过,年生于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系崇信二中高级语文教师。热爱文学,喜欢阅读,怡情山水。年开始文学创作,写作散文四十多万字,创作诗歌余首,在各类刊物发表文学作品40多篇。散文《看那桃花开》入选《中国当代散文名作选》一书,并获得一等奖。出版散文集《指尖的阳光》。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byxjmy/619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