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及预防方法

秋冬季换季早晚温差较大,导致人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极易被传染。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吧!

流行性感冒

主要症状:

1.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

2.伴有轻度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病程持续约一周。还会并发肺炎、脑炎、脑膜炎、循环功能障碍等。

预防方法:

1.注意室内开窗通风。

2.增强体质,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

3.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少去或者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避免与传染源接触。

水痘

主要症状:

1.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

2.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3.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预防方法:

1.减少接触,防止感染,水痘高发时期,家长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避免孩子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以防感染水痘。

2.注意个人卫生,增强体质。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教室、活动室、卧室要勤开窗保持空气流通。

4.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疱疹性咽峡炎

主要症状:

1.常急剧发热,热多为低度或中等度,偶见高达40℃以上,甚至引起惊厥,热程大都2-4天。

2.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与手足口病相似。

预防方法:

1.隔离患儿二周。

2.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

3.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

1.口痛,厌食,低热。

2.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3.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

预防方法:

1.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诺如病毒

主要症状:

1.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潜伏期多在24-24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2.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3.可能出现头痛、寒颤或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方法:

1.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病从口入。

2.不吃生冷食品或未煮熟的食物,吃瓜果前,一定要洗净、去皮,贝类海水产品一定要煮熟煮透。

3.确认水源安全,不喝生水,要喝煮开过的水。

流行性腮腺炎

主要症状:

1.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2.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3.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4.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

预防方法:

1、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3、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mxjmyyy/7306.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