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暖花开、踏青赏花的好季节,每年到这个时候,眼科门诊“眼痒”的患者也逐渐增多,近日有不少小朋友因频繁眨眼、揉眼来就诊,父母以为孩子得了抽动症,焦虑不已,经眼科医生检查后发现原来是过敏性结膜炎惹的祸。
《中国过敏性结膜炎诊疗专家共识》指出中国过敏性结膜炎发病率高达10%,相当于每十位中国人,就有一位可能患有过敏性结膜炎,貌似眼痒、眼红的小毛病,为患者带来的却是大痛苦。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过敏性结膜炎。
一
什么是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是结膜对过敏原刺激产生超敏反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以I型和IV型超敏反应为主。常见的过敏原有:花粉、尘埃、湿冷空气、尘螨和一些动物毛发、皮屑等,一般季节性的过敏原以花粉、柳絮、杨绒最常见。
二
过敏性结膜炎有哪些症状?
眼睛奇痒难忍是过敏性结膜炎最大的特点,除此之外,眼睑皮肤红肿、结膜充血(眼红)、流泪、灼热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分泌物多为粘液性,呈拉丝状,严重者可引起视力下降,较小的儿童表现为频繁的眨眼、揉眼。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同时也可能有全身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以及喘憋、胸闷等过敏性哮喘症状。
三
得了过敏性结膜炎怎么办?
患者在家如果出现眼睛奇痒、流泪、畏光等症状,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频繁揉眼睛会擦伤角膜上皮,导致角膜上皮脱落,严重者甚至会影响视力。在这里,教大家一招,就是眼睑冰敷,可以暂时缓解症状,然后及时前往就近的眼科就诊。
对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来说,预防非常重要,下面就教大家三招,远离过敏性结膜炎:
1
第一招就是要“逃”——远离过敏原。尽量避免或减少接触过敏原,包括房间中的灰尘和虫螨、外界环境中的花粉及动物毛发,尽量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护目镜,佩戴普通框架眼镜替代角膜接触镜。
2
第二招要用“药”。药物治疗能帮助患者尽快缓解各种不适症状,首选局部用药,可选择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抗组胺药及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人工泪液等,均建议由专业眼科医生开出药物处方,避免长期不规律用药加重病情,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激素的不合理用药可导致激素性青光眼等。合并全身其他过敏症状者还需要联合其他专科如皮肤科、耳鼻喉科共同诊治。
3
第三招要“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大多与季节相关,如果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直至发病季节结束,对于避免和减缓过敏性结膜炎的发作,有良好的效果。
结
膜
炎
总之,只要我们正确认识过敏性结膜炎,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心情愉快,合理用药防治,便能有效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医院张强院长
眼科学硕士、青光眼、眼表疾病专家
山东省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
山东省老年医学会
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PNT、UCP等激光治疗复杂青光眼,完成各类青光眼及眼表各类手术两万余例,稳居山东省前列,擅长各类青光眼及眼表疾病、尤其对视神经保护治疗有较高造诣,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拥有科研课题发明专利一项。糖尿病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业务院长/青光眼、眼表学科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