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读本人物这位丽江老中医用纳西东巴医药

童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可如果,当你的生命刚开始,生活便无情地给你重重一击,告诉你病魔已经侵入了你的身体。你又该如何继续?

他是杨尚星,他的人生就像一个“过山车”:

6岁,患上右髋关节结核;

16岁,继发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17岁,用纳西族民间偏方医治好了自己;

23岁,离开学堂多年的他,考上了云南大学生物系;

27岁,在丽江市科技局任职,年,辞去公职,当起了民间医生。

……

我们能看见的是,“久病成良医”在杨尚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却无法体会,自小被病魔折磨后,身体急转直下,却凭借自身绝地反弹的勇气和毅力。

“躺在床上的十年”

“我做的最聪明的一件事是当初没听医生的建议截肢。”忙碌了一早上,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杨尚星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和我们聊会天了。

说起儿时的经历,他用“躺在床上的十年”来一笔带过。他说得云淡风轻,好似在讲他人的故事。但了解过这种疾病之后,还是很难想象从童年到少年,10年的时光他是如何在病痛的折磨中度过的。

有时命运这东西,你猜不着开头,也猜不中结尾,唯一能把握的只有过程。

如今,这个60多岁的老人整日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在病房里和病人们有说有笑。当他从房中走出时,才看到那支颠坡行走的右脚,这支右脚曾经因为病情恶化继发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差点被截肢,那时的他才16岁。

“如果把腿截了,以后怎么讨老婆,怎么生活!”杨尚星笑着说。对于命运这种东西,他从来不会选择妥协,10年病痛缠身,他并没有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而是自己学着研习医法,当医生说“不截肢就会死”时,他依旧选择义无反顾保住自己的腿。

“吃药死也是死,病死也是死”,他让叔祖父放心在自己身上使用那个从农村找来的治疗风湿骨病的纳西族民间验方。没想到两个月后奇迹发生了,这支忍着疼痛,被自己无数次“实验式”治疗过的病腿,终于可以扔掉拐杖,慢慢行走了。十一个月后,经中西医治疗十年无甚效果的结核顽疾,改用纳西族民间验方医治后居然痊愈了,至今四十五年未复发。

他说纳西民间验方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小小单方,能治大病”,这是人们一直对民间偏方的一个看法。杨尚星也是在一个简单的纳西族民间验方中得到了重生。

纳西东巴医学对药物的认识、对疾病的治疗是在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反复检验的,吸收了周边汉族、藏族、白族、普米族和古印度医学的医药知识。东巴医学哲学思想中“天干、地支、精威五行、金硅八卦”,以及“东色”即“阴阳”的观点与中医理论中“天干、地支、八卦、阴阳”等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在诊断方面,东巴医学也采用“望、闻、问、切”的手法,但却有与中医不同的独到见解。

纳西族医药治疗结核病以“驱除体内浊瘀毒邪、调理人体五元质素平衡为主”,“内托外治相辅为用”。

之后杨尚星以纳西族医药治疗用药理论为根基,从治疗耐药骨结核有独特疗效的纳西族临床验方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制出抗结核作用的创新药——欣痨宁胶囊。

“做个医生吧!”

对于镇里,这个“自己把自己的病治好”的小伙子,大家对他有着一股莫名的钦佩与信任。听说了他的经历之后,纷纷找来请他帮忙看病。杨尚星第一次感受到责任二字,心里好像有个莫名的声音在告诉自己“做个医生吧!”

于是他开始根据祖辈的治疗用药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从年开始为患者治病。后来,正式拜彝医药泰山北斗王正坤先生为师,还得到张之道、李朝斌、方文才等名医专家的指导,还跟随刘宪斗、鲍学才、李白康、袁学志等十多位纳西民间老医生学艺。

不断博采纳西族医药技术众家之长,历经四十多年数万病例的临床总结研究,如今的他创制了纳西族医特色诊疗技术——杨氏诊疗法。

经大量临床实践表明,采用杨氏诊疗法及自行研制的药物,用于治疗某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耐多药结核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癍狼疮等顽疾,与西医药疗法相比较,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再次挑战自我,读书去!

对于自己在民间的名气,杨尚星即使就在当时当一个民间医生,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可有些东西,是要过好眼前,还是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再次挑战自我?杨尚星选择了后者。

这个从来没有上过几天学的小伙子,又一次把人们惊呆了,70年代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云南大学生物系。

在大学的四年求学期间,他身旁有一大波“小弟”,他们都信服于这个大哥哥,更有很多远道而来的求医者。

“我是一个相信科学的民间医生。”杨尚星说。生物学这个专业,其实与医学是相通的。他把大学里所学的细胞学与纳西东巴医学结合起来一起做研究。通过细胞学的辅助,对于当初缠困了自己10年的股骨颈病理性骨折结核症,直接找到病因,从细胞根源移除病根。

越深入研究,他越感到纳西东巴医学的高深。在科学还没那么发展的时代,纳西医者就对疾病的认识有了和现代医学一样甚至更高的想法。纳西东巴医学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是:近亲配婚致病;五行移位致病;环境污染致病;心理失衡致病;疾病可传染。这也让他更加敬畏纳西东巴医学。

弃官从医?不!一直都想更好地从医

在大学毕业后,杨尚星被分配到丽江市科技局工作,工作第三年(年),他获得云南省科技成果奖,年成为工程师,年成为省级青年突击手。

正在职业上升期时,他又辞职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很多人无法理解,但也习以为常。

他们也相信杨尚星做一行精一行,不管什么事只要一到他手上,都会做得最好。

对于“弃官从医”这个说法,他觉得不太合适。因为无论经历什么身份,“纳西东巴医术”却是一直牵连着他的一根线,在他看来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安心从医而做的准备。

朋友评价他:“他这人是真的傻,当初都差点当上丽江县副县长了,结果辞职去建医馆,不过他这直肠子,官肯定也当不了多久。”

医好了腿,却问医生“我该怎么办?”

从建立东巴医馆到现在已经20年。杨尚星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也有自己引以为豪的成功病例。

曾经有一个下肢瘫痪多年,只能依靠轮椅活动的男孩,经别人介绍找到杨尚星。杨尚星用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用纳西医法,让他重新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当男孩用双脚立于土地上,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双脚,豆大的眼泪从眼角滑落,竟无措地像一个小孩一样问杨尚星,“杨医生,我要怎么办?”

“去村子里撒开了的跑一圈!”杨尚星说。

在医生这条道路上,“我就是一个普通医生。我想要的传承人也需要认识到,我们纳西医药服务的对象和地方,都是一些缺医少药的地区。如果没有奉献精神,并不适合做民族医生。”杨尚星看过太多的例子,民族医术由于历史原因滞后、失传,还有一些拜师后,觉得看病风险大、收入低、又苦又累,就离开了医药行业。医生这条道路,热爱与毅力必须同在,一个人只要一精于其中,所有的乐趣也会来源其中。

从医几十年来,被杨尚星医治好的疑难杂症无数,在别人眼中他是“杨神医”,而他自己对于这个称呼却多少有些排斥,他指了指挂在墙上的纳西东巴神医画像,说:“真正的神医在那里,我学习的只是他的皮毛”。

63岁依然在路上

杨尚星说:“成立东巴医馆,是为了把纳西医药的特色、优势、文化发扬出来,治疗更多的人,推动我们纳西医药的发展。”年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上,杨尚星医生荣获“优秀工作者”称号,成为丽江唯一获奖的民族医药学医生。

年建起的医养传习馆,则是杨氏五联疗法的继承与发展之地,他想联合生物科技公司和姐妹民族医馆,发挥中医、纳西医药在慢性病方面的医养技术优势,开创中医民族特色的“医、护、养、学、研”一体化的新型服务模式,开展民族特色医养服务。

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杨尚星研制出了骨风宁胶囊(国药准字Z)、抗结核创新药欣痨宁胶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通脉健骨片、东巴贴,还研制出“杨氏外用剂”系列、玉精片系列、杨氏胃友灵等十多种纳西族药制剂、保健食品。

对自己的要求,他说:“不但要传承纳西医药特色理论、医药技术,在自我专长方面与中医学、现代科学知识接轨,还要釆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研究本民族医药”。

让如今63岁的杨尚星形容自己的行医之路,他只说了四个字“还在路上”。

杨尚星

汉族,生于年,云南丽江巨甸镇人,丽江纳西东巴医馆馆长;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丽江纳西东巴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会员;云南省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保护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中国民族民间医药》编委。

从事纳西族民间医药临床、科研工作四十五年,年被丽江市古城区人民政府认定为“纳西东巴医药”代表性传承人,年被丽江市人民政府认定为“纳西族医药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纳西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杨氏疗法简介”、“纳西东巴医治疗风湿骨病、结核病的临床优势”、“试论纳西族医药临床优势病种研究方法”等二十篇论文,正在编写《纳西族医药论文集》。

丽江读本全媒体记者杨尹玲报道杨莉娜编辑

丽江读本APP特别报道

大家帮帮丽江这群遭遇了洪灾的乡亲们!丽江交通违法曝光第十五期,看看都有谁读本招聘68期|财务、行政主管、人事经理等一大波岗位招聘来啦,速来围观

想第一时间找到读本君了解最新资讯?

找到「丽江读本」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大家都在看(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今冬明春丽江古城这几个地方将重点防火

感动丽江!面对前所未有的洪灾,这一个个瞬间,值得我们铭记

住院住到楼梯口!市医院住院部爆满,丽江人都得了啥病?

目前22万+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mxjmyyy/66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