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我们要面临暑热的考验。多变的气温及湿度为细菌和病毒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夏季,人体的消耗增加使抵抗力减弱,季节性疾病也随之上身。因此,我们应多加防范,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注意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和保健。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在夏季,食物中的细菌滋生的速度极快,小孩子吃了变质的食物,很容易拉肚子,如果患了细菌性痢疾,会出现发烧、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腹泻可达几十次,总有排不净大便的感觉。
预防知识:1.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2.注意防蝇灭蝇;3.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不喝生水,水果在食用前一定要洗干净;4.注意生活卫生,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并用流水冲洗干净。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经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感染。在人群密集且通风欠佳或密闭的场所里,病毒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预防知识:
1.勤洗手。洗手是最简单的预防感冒的方式,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30秒钟以上,然后用水冲干净。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流感病毒感染的机率将减少50%以上。2.注意打喷嚏礼仪。每打一个喷嚏,将有数百万的细菌喷射到空气中。为了更健康和有礼貌,打喷嚏用纸捂住口鼻,或者头偏向一侧,用手肘遮住比较好。3.避免亲吻幼儿。研究证明,很多细菌都是通过亲吻传播的,如引起喉咙感染的链球菌。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预防知识: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临床症状命名的传染病,常见的肠道病毒为EV71型和CoxA16型,5~7月是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较多,人群普遍易感,以婴幼儿和5岁以下儿童等为多发。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极少数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表现为嗜睡、呕吐症状,随发展进而可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预防知识: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触诊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暴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6.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7.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传播。
传染性结膜炎结膜炎是由微生物(病毒、细菌、衣原体等)感染、外界刺激(物理刺激、化学损伤)及过敏反应等引起的结膜炎症,俗称“红眼病”。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在儿童病历中占大多数(50%-75%),夏季是结膜炎的高发季。
预防知识:
1.勤洗手,避免揉眼睛,毛巾、浴巾等个人用品要分开,并清洗消毒。
2.不要到公共游泳区域游泳。
3.注意避免长时间看书,或者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4.保持眼部的清洁卫生,可以经常做眼保健操。
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季高发。病毒在伊蚊体内大量繁殖然后叮咬健康人,人感染病毒后,会突发高热、全身疼痛、有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还会恶心呕吐,一般3至14天发病,通常5至8天。
预防知识:
1.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2.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转倒置庭院中废弃的容器、瓶子、罐子,饮用水容器加盖封口。3.填塞外环境中的竹筒、树洞,防止积水,废弃轮胎放在避雨的场所或者遮盖防积水。4.登革热疫区人群要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避免蚊虫叮咬。5.使用蚊虫驱避剂,按照说明书的使用方法涂抹于皮肤的外露部位,或直接在衣服上喷洒。6.避免在媒介伊蚊活动的高峰时段外出,早晨或傍晚工作或外出时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7.家庭中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特别是婴儿床和婴儿车。
8.选择适宜的灭蚊产品,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家长为孩子做好预防工作: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饮食上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
狮山托希望阳光伴成长
-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