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抽动症体内有风,健脾清肝熄风,方

抽动症的罪魁祸首是“肝风”,首要任务是健脾。

《金匮要略》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古今医统大全》云:“脾土虚弱,肝木乘之,故筋挛而作搐。”

肝木旺则横克脾土,而脾虚不能有效制约肝木,就会导致肝木更加亢盛,肝风渐起,肝风挟痰扰清窍、四肢,故见头面部、肢体等部位的抽动。

举个真实的例子:

之前有个10岁小男孩,因为频繁眨眼,被诊断为结膜炎,但是滴了三个月眼药水还是不见好。

一次感冒发烧后,突然出现了甩头、耸肩、努鼻子、清嗓子等抽动的症状,妈妈还发现儿子脾气变得比以前急躁了,容易发脾气,还爱哭。

面色无华,下眼袋重,青紫色,食欲一般,爱挑食,晚上睡觉盗汗,大便干燥。舌尖红,苔黄。

由此看出小男孩脾胃功能太虚弱,当务之急,要健脾。

脾为土,负责滋养孩子,如果脾虚了,营养成分就差了。土虚则木摇,导致肝阳亢盛,肝风内动,所以会出现抽动的一系列症状。

根据以上情况开方,针对脾胃虚弱和抽动的问题,两个月之后,抽动症状基本消失,偶尔还有耸肩现象,但已经不明显,其他症状皆无。

之后继续巩固一段时间,目前未见复发。

这是什么道理呢?

肝主藏血,主疏泄。

当肝有了问题,比如肝阳过亢、肝经热盛、肝阴虚、肝血虚等,都会导致肝风内动,就像在体内刮起了龙卷风,风性善动数变,故可见患儿眨眼、耸肩、摇头、皱眉、肢体抽动等,这些都是内风所引起的证候。

所以我们才说,抽动症的主要罪魁是肝。

同时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小孩子吃肉过多,爱吃零食、甜食,不吃蔬菜,容易生痰扰心神,而生内风。

所以健脾也是关键。

可见抽动症的主要病位在肝,但与脾有很大关联,治疗上当先实脾土,后泻其肝木,即用扶土抑木法,健脾平肝,化痰熄风。

再次提醒大家:

儿童抽动障碍一般病程较长,且症状时有反复,治疗切勿走弯路,中医标本兼治,好的经验,不胜枚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mxjmyyy/13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