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作为人类最憎恨的生物之一,竟然来自2.5亿年前的三叠纪,是基本上与恐龙同代的动物,属于地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
蟑螂生命力极为顽强,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曾下过这样的定论:假若全球爆发核战争,在影响区内只有蟑螂能够继续存活。
而蟑螂传播疾病的能力自古以来就一直存在,只是它不像老鼠、蚊子等的危害那么直观,但我们千万不能大意蟑螂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提到蟑螂,南方的朋友们对它可谓是“恨之入骨”。
但是,如果家里有孩子,一定不能见到蟑螂以后就简单粗暴的踩死!
这不是一个特殊的案例,不懂打蟑螂,你可能也随时会中招!
就在前不久,邻居小李的孩子本来在家里好好的,突然就发高烧40度,咳嗽和腹痛,小李和她老公急死了,医院去。
肺炎?肺结核?各种检查做过,都不是。
但就是高烧不退,咋回事?
最后实在没有定论,就上了胸部CT。
竟然看到孩子肺那里,有卵圆形的虫子,虫子一端的鞭毛不停地摆动着……
天呐,肺里咋会有虫?是啥虫?
还是活的……
来不及猜测,最后赶紧上了呼吸机辅助,同时抗感染治疗。
确诊的结果:这些虫竟然和蟑螂有关。
这个肺里出现的虫,叫作蠊缨滴虫感染。
——这蠊缨滴虫,原本是寄生在蟑螂肠道里的,当把蟑螂拍死,蠊缨滴虫虫卵就进入空气里,孩子总坐在地上玩,在地上手脚并用,这虫就吸进肺里,吃到嘴里……
也就是说,如果在孩子面前,你踩死蟑螂,虫卵就有可能进入到空气传播进入——肺!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了蟑螂这种生物。
家里有蟑螂?可别小看了!你知道吗?蟑螂界也有“人口”普查。
问卷数据显示,通过定点观察的目测法,最近几天内,75%的网友半夜开灯看到了蟑螂!
要想蟑螂灭得好,知已知彼很重要。众所周知,蟑螂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蟑螂一次受孕,终生产卵,每7天就能生出50胞胎。按照这速度,蟑螂这是要遍布地球的节奏呀!其实不然,蟑螂在干旱地区就比较少见。
8%来自干早地区的网友没见过蟑螂
蟑螂喜暖爱湿,耐饥不耐渴,据实验数据证明,在有水无食的情况下,蟑螂最多能活90天。中国地大物博,蟑螂自然不会吊死在干旱地区。
其实,在城市遇见蟑螂的几率更大
在生存环境的选择上,蟑螂的偏好选择也非常显著,更偏爱人间烟火气。
众里寻它千百度与ta偶遇在家中厨房处
厨房和厕所是发现蟑螂最多
蟑螂爱闹市,更爱有水有食物的地方。灶台上的菜渣,垃圾桶的食物残屑,水龙头旁边潮湿的环境,通通是蟑螂的最爱,绝对是安居产卵的好去处。
尤其夏秋季的时候,蟑螂就跟打了興奋剂一样繁衍得越来越多
有着“小强”称号的虫子,它们只需要交配上那么一次,就可以连续不间断的进行产卵,可以说一只虫子,能生出一个“连队”
橱柜、水槽、抽屉等角落都是它们栖息地,一到深夜它们就会爬过,饮水机、牙刷、毛巾甚至食物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害虫(如果有的话当我没说),它们简直比你都要像这个家的主人。
关于蟑螂的传闻你知道多少?传闻一:一般家庭若发现一只蟑螂,其总数可能超过两万只。
如果你“幸运”地在家里和一只蟑螂偶遇,那就还有上百只蟑螂在排着队给你惊喜
毕竟,群居生活的蟑螂——数量只有0和无数的区别。
你眼里看到的可能只有一只,但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可能有一窝。
尤其气温在升温的时候,蟑螂就跟打了興奋剂一样繁衍得越来越多
有着“小强”称号的虫子,它们只需要交配上那么一次,就可以连续不间断的进行产卵可以说一只虫子,能生出一个“连队”橱柜、水槽、抽屉等角落都是它们栖息地
传闻二:蟑螂没了头部还可以生存九天。
不光蟑螂,其他很多昆虫去除头部也能活很长时间。
昆虫的循环系统和人类不同,是开管式循环,当头被砍掉后,它们脖子的伤口会在囊血细胞或者足细胞的作用下很快被堵住,不至于血流不止。
同时,昆虫通过腹部的气门呼吸,而且,它们不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呼吸功能,血液也不用运输氧。
它们只需要通过气门管道就可以直接通过导管呼吸空气。
在实验室条件下,只要没有遇上掠食者,伤口又没有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它们就能继续活甚至一个月,直到饿死。
传闻三:蟑螂自恐龙的时代就有了。
蟑螂是一类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将近4亿年的昆虫,有超过4,个不同的蟑螂物种。
蟑螂早在恐龙时代之前就有了。蜚蠊目的化石显示,在中石炭世维斯发早期(距今约.2亿年)蟑螂就出现了,而恐龙直到2亿4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才出现。
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身体覆盖着
很多人不知情,蟑螂还是过敏原之一你知道吗?
臭名昭著的蟑螂除了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竟然还可能让“过敏星人”过敏
蟑螂是重要的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常引起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
科学家已从德国小蠊中分离出至少10种过敏原(组分),其中,Blag1是主要过敏原,并表现出与其它昆虫(果蝇和蚊虫)的交叉反应性。
Blag1在蟑螂中肠道产生,可在蟑螂粪便中发现,有致敏活性,且能上调蛋白酶激活受体,增强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77%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1特异性IgE。
Blag2是另一种重要的过敏原,会同蚊子和真菌过敏原发生交叉反应。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58%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2特异性IgE。
Blag7(和Pera7)是一种原肌球蛋白,因其与多种动物,包括尘螨、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原肌球蛋白结构同源,存在交叉反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泛过敏原。
除了过敏原外,科学研究发现蟑螂甲壳素和粪便与过敏相关的Th2炎症有关。
因此,蟑螂以及其它含甲壳素的生物导致的临床过敏症状可能比其它室内过敏原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震惊!蟑螂居然“吃人”!近年来,网络上诸多网友爆料称自己身上出现了伤口,竟是被蟑螂咬的。
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