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7月25日0—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例(在成都,其中5例为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成都12例,眉山2例),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6例(在成都,其中3例为既往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0例(在成都),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7月26日0-14时,成都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截至26日14时,7月15日以来,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3例。
其中,“7·15”疫情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截至26日14时,本起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6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5例;“7·20”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截至26日14时,本起疫情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例。
为方便市民排查风险轨迹,成都市卫健委整理公布了我市本轮本土疫情病例活动轨迹,请市民朋友们对照自查。如有重叠,立即向社区和单位(或居住的酒店)报备,三天内接受三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期间做好个人防护,不聚会、不聚餐。如有疑问,请拨打咨询。新增病例情况与轨迹详见锦观。
温馨提示
有相关地区经停史人员
3天内每天完成1次核酸检测
昨日,成都市疾控中心发布温馨提示: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安全,请7月21日6时至26日12时,有成都市成华区府青路街道桃源社区、桃蹊社区、怡福社区、文德社区经停史的人员,即日起在3天内每天完成1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防护和个人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感谢您的配合。
》》》权威答疑
问:我市7月22日新报告的疫情为什么被称为四川“7·20”疫情?
答复:因我市7月22日新报告疫情已明确与我省“7·20”疫情相关联,故被称为四川“7·20”疫情,简称“7·20”疫情。
问: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哪些人需要向社区报备?
答复: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有四类人员需要向社区进行报备。一是近7天内,有我市高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二是与我市病例轨迹有重叠的人员;三是有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来(返)蓉人员;四是省外来(返)蓉人员。以上四类人员应尽快向所在社区(村)、单位、酒店(宾馆)等主动报备,做好个人防护,就近完成核酸检测。
问:如果在高中低风险区,应该如何落实防控措施?
答复: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等管控措施,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须经社区防控办公室协调安排,实行专人专车,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落实闭环管理。居民按照街道、社区统一安排,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中风险区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居民原则上居家,在严格落实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每天每户可安排1人,按照“分时有序、分区限流”方式,至指定区域购买或无接触式领取网购物品。居民按照街道社区统一安排,有序下楼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检测。
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强化社会面管控,区域内各类人员按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期间尽量减少外出、不聚集、不扎堆,必要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