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各位宝妈们,Jojo妈上线啦!
上周五开始,Jojo妈身处的上海浦西因为疫情防控,进入了封闭状态,为了能让疫情早日结束,实现社会动态清零,大家都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何况还有这么多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和社区工作人员在默默无闻地付出,更是让我感动不已。
图源:canva,下同
Jojo妈之前看过一篇报道,根据国家卫健委年发布的《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那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疫情,和Jojo妈一样家里有宝宝的家庭,无论是上海还是上海以外的地区,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了解该如何做好自身和孩子的防护工作,这是非常必要的。
图源:canva制作
新冠病毒和其他流感类似,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飞沫、接触,导致病菌进入体内。尤其对于自身免疫力低下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病,潜伏期最短1天即可发病,最长可达14天不等。
图源:canva,下同
首先,我们需要帮助宝宝认知病毒,这样才能让宝宝从小养成注重个人防护和卫生的习惯意识,当我们在给孩子做防护工作的时候,他们也能更加配合。
Jojo妈之前看到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可以让宝宝们更直观地感受到细菌和病毒可能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在宝宝的手上沾上一些面粉,让他们自由地玩耍,然后告诉孩子,细菌和病毒就像看不见的面粉,带着宝宝一起去找找看家里哪些地方沾上了面粉。
这样宝宝就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玩具、桌子、椅子、沙发、墙壁和地板等地方都有了面粉的痕迹,爸爸妈妈这时再用手去触摸这些地方,然后给宝宝看看自己的手上是不是马上也沾上了面粉,借此机会告诉宝宝,细菌和病毒是怎么传染的,他们也就能主动地去做好个人卫生工作。
图源:canva制作
1
引导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吃手、不揉眼睛、不挖鼻子、不乱摸等。
饭前便后、触碰了不干净的东西之后,都要及时洗手。洗手时,要全面仔细地把手洗干净。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示范怎么才能把手彻底洗干净,包括手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和手腕手臂都不能放过,也可以给宝宝看一些关于勤洗手的小动画,加深他们的印象。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以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可以预防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手足口病病毒等,非常重要。
2
保持居家环境的清洁
家中的居家环境要加强通风,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每日房间轮流通风2-3次,每次开窗通风至少30分钟,避免宝宝长期待在空气不流通的空调房中。
另外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还要做好室内消毒工作。孩子的物品,包括玩具、餐具等都要定期消毒;而大人带回家的东西,比如手机、钥匙等,可以用酒精擦拭消毒;收到的外卖、快递,拿进家门前,先用酒精喷雾进行消毒。
家中有人外出回来时,应当先在门外用消毒喷雾进行喷洒,进门后即刻把外穿的衣物换掉,并且立即洗手,确保不把外界病菌带回家。
3
提高自身免疫力是王道
同样的病毒,在不同人身上的反应截然不同,有些自身免疫力强的人被感染了就是轻症,而有些免疫力比较差的人被感染了可能就是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注重健康生活,让自身的抵抗力提高,当真的有一天面对病毒的时候,也能有打败它的能力。
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一直待在家里,家长们可别让孩子一直长时间观看电子设备或者电视,而是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在家里就可以开展的运动,比如跳绳、跳操,甚至帮大人一起做家务也可以。
还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每天的营养摄入,尤其是优质蛋白和脂肪不能少,在家期间尽量让宝宝少吃零食和含糖饮料。
最后就是保证宝宝在家的作息规律,不要因为不去学校了,就日夜颠倒,甚至和大人一起熬夜,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才是保证宝宝抵抗力强的基础。
4
照护者出现可疑症状时该如何做?
当爸爸妈妈或者其他照护者出现身体不适,如发热、干咳、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时。
在家中也应佩戴口罩,并立即就医,与家中宝宝隔离生活,待症状完全消失3天后,方可再与宝宝接触,在此期间,宝宝应该由其他成人照料。
图源:canva制作
1
非必要,不外出
在眼下疫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Jojo妈认为即使是小区解封了,也不建议大家随便出门,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如商场、浴室、室内游乐场、餐厅等地方。
图源:canva,下同
尽量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是避免新冠病毒传染的有效方法,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因为一时的耐不住寂寞,而导致感染的风险,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2
外出时一定做好防护工作
如果真的有一些特殊原因,不得不出门时,建议父母在出行前先用国务院客户端查询目的地的风险等级,避免去一些中高风险地区。及时上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