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秋季,孩子们刚开学,面对不习惯的集体生活,早起作息,见不到父母的焦虑,以及变化多端的天气,抵抗力多少会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下,孩子处于集体中,特别容易被传染生病。所以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准备,防患于未然~
年9月,上海疾控公布了9月上海市民应该注意的三种流行病:
新冠肺炎
手足口病
细菌性食源疾病
(图片来源:上海疾控)
下面会详细介绍这三类疾病如何预防,以及秋季开学后校园常见的传染病。
全是儿童健康保育干货,快来收藏!
19月上海防病提示9月2日,上海疾控官微强调:
9月份市民应该重点防控新冠肺炎、手足口病和食源性疾病。本月学校和托幼机构也陆续开学,上海疾控也发布了校园防疫攻略。
新冠肺炎以下内容摘自:上海疾控
(图片来源:上海疾控)
手足口病(图片来源:上海疾控)
注意!手足口疫苗扩大至中大班!
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对象,适用年龄范围由原来的6月龄至3岁扩大为6月龄至71月龄。经过此次调整后,幼儿园中大班的孩子如有接种该疫苗意愿,均可参与接种。
该疫苗是科兴自主研制的预防用生物制品Ⅰ类新药,全程接种2剂,间隔一个月,用于预防肠道71型(EV71)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细菌性食源疾病(图片来源:上海疾控)
此外,秋季换季中,常见校园传染病也需要重视。
2秋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除了新冠肺炎、手足口病和细菌性食源疾病,一些常见传染病也在入园期高发,包括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肺炎、猩红热等。
感冒感冒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临床表现:
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易发病时期:
大多散发,冬、春季节多发,季节交替时多发。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临床表现: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易发病时期: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传播方式: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感冒预防小贴士PreventionTips1防注意保暖,秋季气温变化大,要注意随温度变化增减衣物;
2鼓励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障营养均衡;
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
7避免幼儿接触感冒患者,以免不必要的传染。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普遍易感,10岁以下多见,但成人也可感染。
临床表现:
以皮肤、粘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疹并伴有较轻的全身症状为其特征,皮疹先发于头皮、躯干受压部分,呈向心性分布。
最开始为粉红色小斑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形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病程平均14日。
易发病时期:
全年均可发生,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高峰在3-5月。
传播方式:
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
水痘预防小贴士PreventionTips1注意室内空气流通;
2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部疹退为止;
3及时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接种详情请扫描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