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
广州发布了疫情防控第23号通告
电影院、KTV、上网服务等娱乐场所
可有序开放
详细情况如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广东工作组悉心指导下,经全体市民共同努力,我市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进入了常态化阶段。但受当前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和病毒变异影响,我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依然艰巨,不容有丝毫松懈。为保障市民群众健康安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决树牢防控意识,进一步补齐防控工作的短板和弱项,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现就强化我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通告如下:
一、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工作。严格按国家、省的要求实施境外疫情输入防控政策,落实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规范集中隔离场所管理要求,请从广州地区口岸入境人员配合落实口岸检疫、闭环转运、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隔离后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等疫情防控措施。口岸工作人员要强化管理、规范操作,特别是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实行集中居住、“两点一线”管理。坚持“人物同防”,严格进口货物的检测和消杀,落实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等措施。
二、毫不放松抓好社区防控。健全市、区、街镇、社区(村)各级防护网络,巩固完善社区“三人小组”常态化运作机制。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封闭、封控管理区域旅居史人员,解除集中隔离人员请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村)如实报告相关信息,积极配合社区“三人小组”开展落地排查、居家隔离或健康监测管理、核酸检测等措施。健康码为“黄码”人员应及时按要求接受核酸检测。
三、毫不松懈做好个人防护。请市民群众持续强化防护意识,当好个人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清洁、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食物煮熟煮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室内常通风,减少聚集,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通过粤康码或穗康码上报本人健康信息,并务必做好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立即前往就近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积极配合大规模核酸检测,购买指定药品实名登记,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积极配合重点场所扫(亮)码查验,没有使用智能通讯设备的人员可由亲属或所在居(村)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代为申报生成本人“健康码”,并打印随身携带。
四、严格有序开放公共场所。各类公共场所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控措施,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做好清洁通风消毒,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各类医疗机构、餐饮场所、密闭公共场所、文化旅游场所、宗教场所、宾馆酒店、农贸市场、药店、殡葬服务机构等重点场所要申报使用本场所专属“通行健康码”,落实进门扫码、测温、戴口罩。密闭娱乐场所(电影院、剧院、歌舞娱乐场所〔KTV〕、上网服务场所等)、旅游景区密闭室内部分、室内体育场馆在落实预约、错峰等措施基础上,按最大接待能力的75%实行限流。商场、超市等其他商业场所落实亮(扫)码查验、测温、戴口罩等措施。餐饮场所堂食不同餐桌间顾客就坐后最小距离不小于1米,消费者非就餐时刻佩戴口罩。提倡无接触支付。
五、严格落实机关企事业单位日常防控措施。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主体责任,优化日常防控管理,做好公共区域通风清洁消毒,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员工健康申报和体温监测制度,落实人员出入登记管理,控制会议频次和规模,尽量使用视频、电话会议等方式,采取分区作业、分散错峰就餐等措施,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大型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坚决守住院感防控底线。加强医疗机构、药店等“哨点”监测作用,做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员常态化核酸筛查工作。监所单位、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救助管理(安置)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母婴服务类机构等特殊机构严格人员出入管理,落实预约、测温、扫码、戴口罩、核酸检测等措施。
六、周密组织学校复学复课。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在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的基础上,有序逐步恢复线下教学,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和可疑症状预警处置,畅通学校和医疗机构送诊绿色通道,规范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重点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培训机构、学生儿童托管机构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复营业。
七、安全有序保障交通出行。7月3日零时起取消离穗、出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求。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码头等交通站场要加强人流引导,避免人员集聚。对进入出入境口岸(含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港口客运站的旅客检测体温、扫码进站;对进入火车站、地铁站、对外交通枢纽配套公交站场的旅客检测体温;交通站场及交通工具按要求落实清洁消毒;进入交通站场及搭乘交通工具人员要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旅行社组织离穗、出省团队旅游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不接受14天内有上述区域旅居史人员参团。
八、强化疫情防控责任。健全全市疫情防控体系,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属地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各单位主体责任、个人和家庭自我管理责任,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责任倒查制度,对违反相关规定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各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辖区、本行业疫情防控实际依职责适时采取和调整防控要求。
荔湾区芳村片区按现行防控措施执行,经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评估且符合转入常态化防控条件后按本通告执行,并由该区另行公布。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终止日期另行通知。此前通告与本通告不一致的,以本通告为准。
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指挥部
年7月2日
广州有序开放各类文化旅游场所
▼
7月3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通知,其中提到,各类文化旅游场所要申报使用本场所专属“通行健康码”,在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开放。有序恢复旅行社团队旅游。
旅行社组织离穗、出省团队旅游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不接受14天内有上述区域旅居史人员参团。
文件详情如下↓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强化
文化旅游行业疫情常态化
防控工作的通知
穗文广旅〔〕26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第23号)》精神,为推进文化旅游行业有序恢复开放,强化文化旅游行业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1.有序开放文化旅游场所。各类文化旅游场所要申报使用本场所专属“通行健康码”,在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测温、扫码、佩戴口罩、一米线等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有序开放。密闭娱乐场所(电影院、剧院、歌舞娱乐场所〔KTV〕、上网服务场所等)、旅游景区密闭室内部分、星级酒店室内文化娱乐场所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最大接待能力的75%实行限流。星级酒店堂食服务按照餐饮行业有关疫情防控规定执行。
2.有序恢复旅行社团队旅游。旅行社组织离穗、出省团队旅游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实施封闭、封控管理区域,不接受14天内有上述区域旅居史人员参团。
3.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各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要制定细化防控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防控措施,配备必要的防疫物资,落实进门测温扫码、顾客流量管控,做好场所通风清洁消毒,特别是洗手间等通风条件较差部位的通风消毒,提倡无接触支付,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并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餐饮的文化旅游场所堂食不同餐桌间顾客就坐后最小距离不小于1米,消费者非就餐时刻佩戴口罩。从业人员落实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要求,尽快建立人群免疫保护屏障。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4.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各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要采取公告牌提示、LED显示屏播放、网上宣传等多种方式,让公众和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识,特别是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合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5.加强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各级文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严格督导检查各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文化旅游行业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平稳有序。
特此通知。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年7月2日
即日起
乘坐广州公交、地铁
无需出示健康码
▼
根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最新通告,乘坐广州公交、广州地铁只测体温,不用再出示健康码。
据此前消息,2日发布的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第23号)中提到,对进入出入境口岸(含机场)、长途汽车客运站和港口客运站的旅客检测体温、扫码进站;对进入火车站、地铁站、对外交通枢纽配套公交站场的旅客检测体温;交通站场及交通工具按要求落实清洁消毒;进入交通站场及搭乘交通工具人员要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到汽车客运站乘车
不需提供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
▼
2日发布的《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通告(第23号)》中提到,7月3日零时起取消离穗、出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要求。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自7月3日零时起,广大旅客只需出示“健康码”绿码,正确佩戴口罩,进站检测体温正常,即可进站购票乘车。
并且,按照防疫要求,省汽车客运站全方位严格落实常态化防疫措施,对候车大楼、发班车辆及时消毒和通气通风,对全体工作人员、司乘人员、旅客,测体温、查绿码。
白云机场不再查验
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白云机场自7月3日零时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旅客只需凭“健康码”绿码并接受体温检测正常即可乘坐飞机。
白云机场此前为配合疫情防控而进行临时变更的部分地面交通服务也将同步恢复,公交线路恢复至一号航站楼北一层26号门处停靠,原为核酸检测旅客增设的一号航站楼3号门站点的穿梭巴士将暂停服务。
温馨提醒:白云机场仍执行%测温和“亮码”通行措施,所有进入航站楼的人员均需在航站楼入口处接受体温监测和“健康码”绿码查验。请旅客市民做好配合,同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进入航站楼。
广州市和佛山市自7月3日零时起,取消“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省”管控措施。省内除深圳市、东莞市外的其他地市,自7月3日零时起,取消“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省”管控措施。
广佛跨市公交线路恢复原线行驶
▼
根据疫情防控分级分类相关要求,经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挥办同意,自年7月3日起,广佛跨市及佛山市内绕行公交线路陆续恢复原线行驶,佛山市内临时取消停靠的公交站点均恢复正常停靠。
广佛跨市及佛山市内
绕行公交线路恢复情况具体如下:
佛、佛沥12B、佛沥12高峰线、佛、桂12、佛短线、桂06B、佛、佛、佛、佛K等11条广佛跨市公交线路和里16、沥08、桂15线等3条市内绕行公交线路恢复原线行驶。
△广佛跨市及佛山市内绕行公交线路
恢复原线行驶信息
广州即日起撤销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
▼
根据省、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广州市自7月3日零时起取消“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出省”管控措施。
因此,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交通防控组办公室决定广州市辖区范围设立的货车司机核酸检测点自7月3日起同步撤销。
7月2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
年7月2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境内确诊病例和境内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新增出院病例11例。
截至年7月2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例、境内确诊病例(含境外输入关联病例)例。累计出院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55例。
(滑动查看详情)
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
男,29岁,中国籍。6月17日从柬埔寨乘坐K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经CT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
女,41岁,中国籍。6月7日从马来西亚乘坐MH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6月22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7月2日经进一步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6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
男,33岁,中国籍。6月26日从缅甸乘坐CZ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
女,18岁,中国籍。6月26日从缅甸乘坐CZ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
男,56岁,外国籍。6月14日从也门前往埃及,6月24日从埃及乘坐MS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
男,21岁,中国籍。6月26日从阿联酋乘坐EK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
男,42岁,中国籍。6月17日从孟加拉国乘坐CZ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
女,32岁,中国籍。6月30日从日本乘坐CZ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新增6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医院隔离治疗。
广东省最新情况
7月2日0-24时,全省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例,广州报告2例,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珠海报告1例,来自法国。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9例,广州报告6例,2例来自缅甸,其余4例分别来自孟加拉国、阿联酋、日本和也门;佛山报告3例,分别来自阿曼、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新增出院17例。
截至7月2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例(境外输入例)。目前在院例。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交通、中国广州发布
编辑:廖嘉敏
审核:曹剑萍
长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