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肆孽,宝宝发烧家长都"谈虎色变",着急万分,近期特需病区收住发热的宝宝部分为普通感冒,家长滥用药物非常普遍,很多家长把抗生素、抗病毒药、感冒药、中药、中成药一起用上,给宝宝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普通感冒其实是儿童最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科最容易滥用药物的疾病,家长如何正确认识普通感冒,选择正确的感冒药,如何避免由此给宝宝造成的危害,非常重要。
普通感冒儿童普通感冒有别于流行性感冒——宝宝往往打喷嚏、鼻塞、流涕症状不显著而全身症状较重,可突然起病,表现为发热、咳嗽、食欲减退,可伴有腹痛、呕吐、腹泻、烦躁等,甚至热性惊厥。现在处于特殊时期,家长心急如焚,但是家长一定要知道治疗普通感冒注意六个滥用。
滥用静脉输液
在普通感冒中很多家长认为只有输液才能治病,因此存在滥用静脉输液。这不仅增加药物的耐药性、输液反应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滥用抗生素
人们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所有感染均需抗菌药物治疗,其实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普通感冒在病后1~7天内并没有改善临床症状。滥用抗病毒药
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普通感冒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有些家长仍然使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抗病毒药物,而这些抗病毒药物治疗普通感冒疗效方面尚不明确,却有一定副反应。滥用感冒药物
有些感冒药大多为复方制剂,2岁以下儿童需慎用。如果选择复方抗感冒药应只选其中一种,如同时服用两种以上药物,可导致重复用药、超量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滥用中药及中成药
相当多的患儿家长认为中药及中成药物无任何副反应,过度应用这类药物,多种中药的叠加使用,会加大药物副反应,安全隐患值得家长的重视。滥用中医外治法
很多家长的认可及推崇常用中医外治法为药浴疗法、灌肠疗法、拔罐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刮痧疗法等,出现一些滥用现象。尤其灌肠给药方式治疗普通感冒很常见,灌肠可能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继发性感染及腹泻及肛裂、甚至肠穿孔等。温馨提示:宝宝如有发热,需及时找专业儿科医生诊治,不要滥用药物治疗,避免对宝宝不必要的伤害。
推文创作●素材:特需科尹梅
●排版:党办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