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一不小心人很容易就会中暑。但原来冬季保暖太过,也会出现“冬季中暑”?冬季中暑是怎么回事呢?家长又应该怎么处理宝宝的不幸“中暑”?
什么是冬季“中暑”
阳光月嫂解释:“冬季中暑”其实只是个形象的说法,这种“中暑”,实际上就是多发于1岁以内婴儿的“婴儿捂热综合征”(也叫“婴儿闷热综合征”),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容易患病。在冬季,父母惟恐孩子着凉,在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这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里,体温会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中暑”。
宝宝冬季“中暑”有什么危害?
小宝宝的散热主要靠皮肤蒸发散热的方式。因此,当他被捂得太久或过度保暖的时候,散热受到影响,自身的温度就会迅速升高,尤其是小婴儿又无法挣脱包裹的束缚。宝宝就会通过加速呼吸来排放热量。体温升高造成机体代谢加快,水分消耗增多,消耗的氧气同时增加。
阳光月嫂提醒:宝宝一旦“中暑”了,会开始出现口干、尿少、前囟及眼窝凹陷、抽搐甚至昏迷的迹象,这时候妈妈们就要多多注意了。如果这种高热环境的持续,很可能引起体内环境失调、一系列代谢的紊乱,以及多个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损害和衰竭。
如何预防宝宝冬季“中暑”
有句老话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冬季宝宝的房间适宜的温度最好在22-25摄氏度。对于小婴儿来说,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父母们更要注意不能觉得他们太过“娇弱”就拼命包裹。在给孩子增减衣服前,应先摸摸孩子的手脚、后颈以及脊背。如果摸起来感觉暖和而不出汗,则表示宝宝对现在的温度是感觉舒服的。如果宝宝的小脸红红的,脊背出汗了,那表示宝宝的衣服已经穿多了,可适当减一些。而若宝宝的四肢摸起来凉凉的,那就是宝宝在对家长发出加衣信号:“我冷了,该给我加衣服啦。”另外,在给宝宝换衣服的时候,可以事先把衣服一件一件全套好,内衣扑上爽身粉。这样穿起衣服来特别快,宝宝不容易着凉。
宝宝发生了冬季“中暑”如何急救?
婴儿的“中暑”发病通常比较急,一旦发现,妈妈应立即除去捂热的因素。解开宝宝的重重衣物或掀开被子,让宝宝脱离高温环境,给宝宝换上舒适的衣物后,把他移至空气新鲜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给他多喝一些温水。你还可以用一些他喜爱的食品或玩具让他保持心情愉快。
如果宝宝发热情况严重,可以选择给他洗个澡降降温。如果没有条件洗澡,还可以考虑温水擦浴。温水擦浴的方式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把几块纱布和毛巾浸泡在34~37摄氏度的温水中,微微拧干,把纱布放在宝宝的腋窝下和大腿根部,同时用毛巾轻轻地擦拭宝宝的胳膊、腿和手脚。纱布隔几分钟换一次。每次擦浴一般进行20~30分钟。因为孩子多是小婴儿,所以不要因为怕宝宝“烧坏了”而擅自退烧药。
阳光月嫂提醒您注意:在给宝宝换衣服的时候注意宝宝刚刚从一个高热的环境中出来,不仅浑身是汗,而且毛孔张开,这时也最容易受寒凉空气侵袭而感冒。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散热的同时,也要立即把孩子头上和身体上的汗擦干,在温暖的室内给宝宝换上干爽的内衣,避免感冒。洗澡的时候也要注意水温和室温。
阳光益加月嫂中心阳光呵护,月享越美
开发区阳光月嫂中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