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秋交接,天气变化快
小朋友预防感冒很重要
不要放松警惕
今天帕克兔就带来
换季防感冒小贴士
一起来看——
“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入秋后天气一天天变凉,为了避免孩子受凉感冒,不少家长会有“给孩子多穿点,免得感冒”的想法。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儿童活泼好动,活动量要比大人偏多,儿童穿衣应与父母穿得一样多,但是要比老年人穿的少,否则衣服穿着过厚,当中午气温升高,或者稍微活动就容易出汗,衣服潮湿不及时更换,反而容易受凉感冒。判断儿童衣服穿得是否合适有两个方法:一摸手二摸背,如果手是温的,说明衣服穿得合适;如果手心发热,后背有汗,说明孩子衣服穿得多了,需要及时减衣。此外,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出入室内应及时添减衣服,注意背暖、肚暖、足暖。
小儿脾常不足,过饱、过食肥甘厚味之品(如肉类、油炸食品等)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引起积食,加上气候变化,内外相引,孩子就容易感冒。因此饮食上要保持营养平衡,粗细荤素搭配,牛奶、肉类、鱼类、新鲜应季果蔬要均衡,少吃或忌食生冷饮料、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还要小心这3种常见病
(1)肺系疾病
实际上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多发于9月以后。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以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严重者发展为气管炎、甚至肺炎。
(2)过敏性疾病
秋季花粉浓度较高,所以过敏性疾病也在逐渐增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出现鼻痒、眼痒、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过敏性皮疹,包括各种皮疹、荨麻疹、湿疹这一类的,在这个季节都是比较多发的。
(3)胃肠道疾病
在秋天,孩子除了容易出现秋燥肺部症状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脾运失健的症状,影响脾胃的运化,出现腹胀、腹痛、吐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起居有常,多运动
正所谓“秋收冬藏”,秋冬季阳气趋向收敛,孩子的生理活动也应顺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做到早睡,可适度晚起,避免晨起天气较凉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选择天气晴好、较温暖的时候户外活动,增强儿童体质,劳逸结合。
秋冬季节也是流感高发季节,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房间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秋冬气候干燥,“燥亦伤肺”,适当多饮水,可选用加湿器,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儿童及家长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想要更好地预防感冒的发生,多运动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每天晨起后,坚持做运动,做做早操、打打太极拳,可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勤洗手,多通风
经常洗手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感冒,手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东西,最容易携带病毒,所以勤洗手有助于预防感冒。
房间空气的通风是很有必要的,在每天早晨起床后,要打开窗户通风,并做深呼吸三到五次。深呼吸时,最好尽可能多地吸气,再尽可能慢地呼出,这样做能极大地锻炼呼吸肌的张合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
人民网健康
成都教育发布
中秋小长假临近
有出行计划的小伙伴
要注意做好疫情防护
早晚添衣预防感冒
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才能有美好心情
享受快乐的假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