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外界约82%的信息通过眼睛获得。
我们常说的“聪明”,就是由先秦时期的《周易》、《荀子》中的“耳聪目明”延伸而来,可以说“明目”还与人的智力发育相关。
儿童眼保健三个关口
请输入
新生儿中大约有4%~6%有先天性残疾,其中约15%患有眼部疾病。这些生病的眼睛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表现,例如双眼位置不对称提示斜视,瞳孔区出现“猫眼样”的黄白色反光提示肿瘤或先天性白内障等等。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系统性疾病对眼部的影响,例如早产吸氧史可能导致早产视网膜病变,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视神经和大脑视觉中枢。甚至有时候,“小天使”们的眼睛水汪汪的、又大又亮,特别惹人喜爱,但往往有罹患先天性青光眼、泪囊炎等。
听起来问题很多、数量很大,不免让许多家长担忧。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如此可怕,很多病变如果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疗和康复,重新获得正常的光明视觉。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儿童眼保健主要把好三个关口。
01
婴幼儿期
第一个关口是婴幼儿期。
国家卫计委已经颁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等儿童保健相关技术规范》,重点针对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几种主要疾病进行筛查。
《规范》规定:
1.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2.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
3.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小于克)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医院进行眼底的检查。
02
学龄前期
第二个关口是学龄前期。主要的问题是屈光不正与弱视。
我们眼睛的形态在母体内形成,而眼睛的功能却是在出生之后,随着周围环境的刺激逐渐发育完善起来,而且屈光状态也不断变化。眼球发育过程如果受到先天后天因素影响,就会导致弱视、斜视等问题。
近视在我国呈现低龄化、高发生率的特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司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36%,中学生71.6%,高中生81%,其中高三高度近视率接近20%。
近视发生年龄越早,成人后近视度数往往越高。在学龄前对近视发生发展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就可以减少高度近视导致的可致盲性眼底病变的风险。
一些斜视发病时间早,可在出生后3-6个月出现。这些斜视发病的阶段,正处于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对患儿视觉功能发育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家长平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表现,例如玩具拿得特别近,稍放远些就会哭闹不休;常常眯眼、歪头用一眼看或将脸斜向一侧看;或在阳光下闭上一眼看东西、在陌生环境中反应慢;不能注视物体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尽快到眼科就诊。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尽量避免暴露于手机、电脑等视屏环境,家长应起表率作用。
年龄越小,视觉的可塑性越强,宝宝的视力问题应尽可能在视觉发育敏感期进行处理。因此一旦怀疑眼部问题,应及早就诊;如无平时无异常表现,也建议3~4岁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03
学龄期
第三个关口是学龄期。
1.如今社会和家庭在不知不觉中把压力传递给孩子们,他们的作业越来越多,户外活动越来越少,眼睛越来越近视。
最新研究表明,每天平均2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此外,要注意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注意用眼姿势,改善用眼环境;不要伏在桌上、躺在床上或在动荡不稳的车厢里看书;持续看近20分钟,要抬头看大概6米外(20英尺)的物体20秒钟,这样可以放松自己的眼睛,避免过度疲劳而引起调节滞后,进而避免近视度数的增长。
一旦怀疑近视发生,医院进行检查,并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和矫正方法。一旦确诊近视,第一步就是屈光矫正,并坚持定期复查,以监测近视的进展。
2.过敏性结膜炎在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和春季卡他性角结膜炎。特别是过敏性鼻炎同时罹患过敏性结膜炎、哮喘的小朋友更容易发病。由于儿童免疫平衡系统正处于发育完善阶段,加之眼表的组织增生反应明显,所以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十分重要。
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是眼痒、异物感及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多数患者主诉有眼痒,少数主诉异物感,结膜囊分泌物以粘液分泌物为主。小一点儿的孩子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症状,可表现为频繁眨眼、揉眼,甚至有些孩子被误认为是“多动症”,造成心理负担,延误病情。
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一定要积极地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治疗,不能擅自用药和停药。
3.儿童有好奇心重、好动、模仿性强等特点,同时他们的控制力、自我保护意识差,若家长疏于照看,容易发生意外而受伤。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眼外伤的发生率较高。我国眼外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儿童眼外伤约占外伤总数的25%,致盲率高达60%~70%。
眼睛化学灼烧伤(如孩子将家庭清洁剂、杀虫剂等弄进眼里)是危及视力的急症,除了生石灰以外的化学物品入眼,立即就地取材,大量清水反复冲洗30医院就诊,否则将引起眼角膜、结膜坏死或穿孔等后果,令视力严重受损或失明。
孩子在玩耍中,可能会有一些细小的异物(如灰尘、沙粒、小昆虫及木屑等)吹进的眼睛里,表现为有明显的异物感、刺痛、畏光、流泪等。
让孩子不要惊慌,不能用手搓揉眼睛,因使劲揉擦眼睛,反而会加重角膜损伤。家长应让孩子安静闭上眼睛,异物可能随着泪液水流出眼外。如果不行,医院请医生帮忙。即使在家中取出了异物,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看看孩子的眼睛是否受到损伤。
教育孩子不能拿着剪刀、筷子或铅笔跑来跑去,不然,若不慎跌倒,容易发生筷子、铅笔等扎入眼内的意外,造成眼球穿透性损伤。
一旦孩子发生眼球穿通伤,眼球破裂,严禁用水冲洗伤眼或涂抹任何药物,马上让孩子躺下,在伤眼上盖上医院急救。如果孩子眼内有尖锐物遗留,家长千万不要强行将尖锐物拔出,因为这样做极有可能将眼内组织一起带出。途中安抚患儿情绪让其不要哭闹,并尽量不要转动眼球以减少眼内容物的涌出。
市面上售卖的激光笔和激光手电,不少功率超过5mW(毫瓦),如果激光直射进眼睛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一些高功率的激光笔,漫射光也可能对眼睛造成伤害,对焦后更可能点燃易燃品。所以激光笔不是玩具,不适合儿童使用。
眼科专家提醒,如果操作高功率激光时,应该要戴上特殊的安全眼镜,此外,不论是功率多大的激光笔,都要避免直射自己和其他人的眼睛。
从刚出生的孩子从初识光线和色彩,可能就有先天的疾病、屈光不正、弱视、斜视等,到学龄期出现近视,以及随时都要避免的眼外伤风险。视觉问题伴随人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精心呵护这扇心灵的窗户。
扫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