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及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
肾和输尿管结石好发于20-50岁。
1.流行病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
2.尿液因素①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尿酸排出量增加。尿钙排出增加。②尿PH改变,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磷酸镁铵结石和磷酸钙结石在碱性尿中形成。③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如枸橼酸、焦磷酸盐、镁、某些微量元素等减少。④尿液浓缩。
3.泌尿系局部因素①尿液瘀滞;②尿路感染;③尿路异物。
肾及输尿管结石可直接损伤泌尿系统,并引起梗阻、感染和恶性变。结石损伤尿路粘膜可导致出血,位于尿路较细处如肾盏颈、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可造成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时更易继发感染,感染与梗阻又促使结石迅速长大或再形成结石。肾盂粘膜可因结石的长期慢性刺激而发生恶变。
(一)非手术病人的护理
1.病情观察每次排尿于玻璃瓶或金属盆内,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尿白细胞增多者,口服抗生素;体温高、血白细胞计数增多时,予以输液和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2.肾绞痛的护理发作期病人卧床休息,遵医嘱立即应用药物止痛,病情较重者予输液治疗。
3.促进排石鼓励病人大量饮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作一些跳跃或其他的体育运动,改变体位,以增强病人代谢,促进排石。
(二)体外冲击波碎石病人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为解除病人恐惧心理,争取其主动配合,向病人说明该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可重复治疗,术中不能随意移动体位。
(2)术前准备:术前3日忌进食易产气食物,术前1日服缓泻剂,术晨禁饮禁食。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①若病人无不良反应,可正常进食,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②若病人无不适,可适当活动、经常变换体位,以增加输尿管蠕动、促进碎石排出。③肾下盏结石可采用头低位,并叩击背部加速排石。④巨大肾结石碎石后,为预防因输尿管堵塞,引起“石街”和继发感染,从而导致肾功能改变,应采用患侧侧卧位,以利结石随尿液排出。
(2)病情观察:①严密观察和记录碎石后排尿及排石情况。②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分分析。③定时行腹部平片检查,以观察结石排出情况。
(3)淡红色血尿一般可自行消失。若需再次治疗,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三)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1.术前护理
(1)术前准备:输尿管结石病人入手术室前需再行腹部平片定位。注意继发性结石或老年病人的全身情况和原发病的护理。
(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解除思想顾虑,消除恐惧心理。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①肾实质切开者,应卧床2周;上尿路结石术后,取侧卧位或半卧位,以利引流。②输液和饮食: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食;输液并鼓励病人多饮水达每日-mL,血压稳定者应用利尿剂,增加尿量,以便冲洗尿路和改善肾功能。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和记录尿液颜色、尿及患侧肾功能情况。
(3)引流管的护理:①妥善固定肾周围引流管及尿袋,防止牵拉和滑脱,保持引流通畅,翻身活动时避免引流管被拉出、扭曲及引流袋接口脱落。②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性状和气味。③引流管一般于术后3-4日拔除,若发生感染或尿瘘,则应延长拔管时间。
(四)健康教育
1.说明大量饮水增加尿量的意义,尽早解除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因素,可减少结石形成。
2.说明调节饮食可预防结石,如:①含钙结石病人,宜食用含纤维丰富之食物,限制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坚果含钙量高的食物;浓茶、菠菜、番茄、土豆、芦笋等含草酸量高的食物;避免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精制糖和动物脂肪。②尿酸结石病人,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
3.说明采用药物可降低有害成分、碱化或酸化尿液可预防结石复发,如:①维生素B6有助减少尿中草酸含量,氧化镁可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②枸橼酸钾、碳酸氢钠等可使尿PH保持在6.5-7以上,预防尿酸和胱氨酸结石。口服别嘌醇可减少尿酸形成,对含钙结石有抑制作用。③口服氯化铵使尿液酸化,有利于防止感染性结石的生长。
4.说明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必须摘除腺瘤或增生组织,长期卧床者必须进行适当功能锻炼,以防止骨脱钙,减少尿钙排出。
5.定期复查治疗后定期行尿液化验、X线或B超,观察有无复发、残余结石情况。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及时就诊。
1.病人的疼痛程度是否减轻或消失,有无痛苦表情。
2.体液是否正常,尿量以及肾功能恢复情况。
3.有无感染的征象,有无体温升高及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4.是否已掌握尿路结石的致病因素、预防复发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