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关于孩子感冒,12月份的感冒,可能我发现

暑假白癜风优惠 http://m.39.net/disease/a_6291148.html

小家伙又又感冒了,低烧,去社康拿药了,缴费的时候显示.35,上个月20号也是同样症状的感冒花了66块,心中疑惑为什么多了那么多的药费。看了药单之后发现,嗯,社康也在创收了。。。

经常清理家里的药箱就会发现,很多医药垃圾。很多药,每次的使用量可能不到1/3,但下一次一般不会再用到,然后就会扔掉。九月份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开了一盒利巴韦林的喷雾剂,回来之后一直没开封用就好了,这次去拿药发现又开了一盒,嗯,基本上是不会用到的,小家伙不让喷是其一,还有这次只是咽喉轻微红肿,不需要用药。

关于孩子用药,我一般都很谨慎,感冒的时候症状如果不严重,一般都不会用药去缓解,因为一般流感的周期不管是否用药,周期都要一周左右。如果咳嗽没有发烧,也不会用止咳药。平时带去社康看,只是为了预防特殊的情况,开的药一般不会一直吃,所以家里的药箱经常是堆满开回来用不完的药。

最近几次去社康,发现不一样的一项收费是一些中医治疗用药的费用,但是在费用项里面是不计算在药品费用中,而是放在治疗费用中。这次去社康,一声说开两副药给孩子泡脚,好的快一点,轻描淡写的说的,一般医生开药,病人都不会提什么意见的,所以基本上是说,好。而且是孩子啊,让孩子好受一点的钱都舍不得花吗,不,泡。最后缴费的时候发现,48块,也就是一包24块,而且成分是什么,是不知道的。十一月份的感冒给贴了一个药贴,说止咳的,13块,嗯,我记性真好。

这个就是48块的治疗费下开的泡脚的中药

关于用药量上也是有讲究的,如果一开始感冒就去拿药的话,那么医生会开的药量多一点,如果是感冒几天后去的,那么开的药量会少一点,都是治疗感冒的药片,这次开了8天的药量,而上次感冒了几天之后去开的药,开的是两天的药量。疑惑是不同的医生,这些操作是有弹性。根据医生开药的这个规律,我猜想这应该是医生按照一个感冒的周期,七天,做的药量的调节。所以孩子的普通感冒周期是固定的,就是不管吃药多还是吃药少,总之,感冒就要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可调节,但是医生的药量也不能乱开很多。如果已经感冒五天,去拿药,医生给开七天的药,那么这个感冒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只是继续吃药会延误其他的检查,这时候医生开药是有责任的,但是如果是感冒初期就去开药的话,那么药量就会开的多一点,按照七八天的药量给你开,吃完,感冒的周期也结束了。

所以这三次在社康看感冒的经历,也许我发现了社区医疗体系一个公开的秘密,在不延误治疗的基础上,能多开药就多开药,顺便附加给你一些临床上治疗效果有待验证的其他类中医治疗。

1、重复开药。开药的时候,医生虽然会惯例性的问你家里有什么药,但是一般人,不会去记住药品常常的名字,就说不记得了,那么医生就会完全重新开一整套药物。其实整个系统上是有记录的,医生能看到上次开药的品类和剂量,比如这次的喷雾,上次的剂量,两天无论如何是用不完一瓶的,而且一整瓶喷雾的话,也未见开封后不能继续使用的说明。所以重复开药不是不可避免,医院根本不想避免。

2、增加其他名目的治疗费用。比如这两次给开的药贴,和泡脚缓解感冒症状的中药包,可能就是一种心理安慰剂,也许和热水泡脚的。而且这部分药物是没有厂家及说明的书的,估计是社康体系自己配的一些中药。平时我们不会注意到这个费用,但是这次治疗费的占比快到50%引起了我的注意。

3、用药量的最大化。缓解感冒症状的儿童常用药,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用药量最多是七天,但这次医生开了两盒,八天的量。以前一直以为,开的药的单位是一盒装的,但上次给我开药的年轻女医生给开的两天的药,真的是良心用量。现在很难见到一版药,给你剪了一半给开的。不过也可能主要也是当时孩子已经感冒五天了才去的。一片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的价格是0.85元,一天的量就是2.55元,假设多两天的量就是5.1元。

我们算算,整个深圳,一年因为感冒需要支出的费用是多少,而其中,因为社区医疗系统其它的治疗费需要指出的又是多少呢。刚刚查了下深圳的小学生及幼儿园的在园人数,到年年底,小学生是.8万,幼儿园人数是52.42万,总人数年略有上升按照万计算。刚刚在幼儿园的群里调研了下感冒的就医比例,如果60%的小学生加幼儿园孩子每年会得一次感冒,按照每次感冒的就医比例30-40%,就医人次27.9-37.2万人次,每次社康就医费用元,就是-万的,如果我所在社区的情况是普遍情况,按照增开药品及治疗费的占比在40%计算,那么整个深圳市的虚开的感冒医疗支出就增加6-万元。还有中学生加成年人不计算在内,哎呦,好多钱。

前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热搜,国家医保局专家的灵魂砍价视频,今年在带量采购的政策下,药价降了很多,但作为普通老百姓,普通的宝妈,医院或社康重复开的药,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治疗费,才是真正的医保支出减负。

所以我们要如何应对?

1、多学习幼儿的常见病及幼儿日常护理的知识。医院跑,热敷,温水泡澡,补充水分,增加孩子的血液循环,增加空气湿度。

2、去医院或社康拿药前,记住自己家里的在保质期内的药物药品,避免重复开药,也可以叫医生查询自己有什么药,估计医生不帮忙查。

3、注意看药品说明,副作用大的药物,慎重给孩子用药,医生是开了,但是不一定用的上,比如有时候咽喉稍微红肿,医生开的利巴韦林喷雾,没必要。

关于孩子感冒,5-7天的周期是一定的,药物只是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药物缓解的同时对身体也是一种负担。比如利巴韦林,仔细看过说明书之后,我选择让孩子自愈。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一直学习。不是我们不信任医疗体系,只是,我们每个人的角色不一样,我们的目的和诉求也有差别。而作为经济人,交易的双方就是对立的。在医疗上,不仅仅是经济的因素,还要考虑人体在药品负担上的承受力。可能在一个区间内,是安全的,但是加入了经济利益因素的驱动,作为病患,父母,我们要求的是安全的上边界,而医疗部门,可能给予的是安全的下边界。

刚刚和幼儿园的宝妈们聊天,大家在用药方面都很谨慎了,做个有知识的妈,太重要了。

ZZZ小时候湿疹严重,记得那一段时间一直查阅湿疹方面的资料和用药,多管齐下,还好没发展到后来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感谢互联网以及做医生的朋友推荐的书籍。以后有时间写一篇关于湿疹的日常护理。

本篇的目的是,建议孩子普医院,去医院也要防止医生重复开药,就算开了药,也不要大剂量的用药。防止伤钱的同时伤害孩子的自身的免疫系统建立以及药品滥用的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jxjmycr/5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