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冬季流行性疾病
亲爱的家长朋友:
秋冬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高发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工作仍不能松懈,与此同时更需防范学生高发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水痘等在学校的爆发流行。根据全市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显示,每年秋冬季流腮、流感、水痘是全市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和托幼机构最常见传染病,且经常发生爆发流行,造成学校停学停课。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向您郑重提醒如下事项:
1、秋冬季 常见症状: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
主要传播途径: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或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常见症状: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茶杯、玩具等,发生感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水痘
常见症状: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或接触传染。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
常见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
主要传播途径: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传染性强,食用受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接触受污染的物品都可能被感染,以及呕吐产生的气溶胶也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
常见症状: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体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
主要传播途径: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等,病毒侵入易感人群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
肺结核
常见症状:反复的咳嗽,咳痰,低热,盗汗,体型消瘦,有一些还会有痰中带血,咯血等表现。如果是淋巴结结核通常会出现局部的淋巴结肿大,伴随一些低烧,体型消瘦,盗汗等症状,所以不同的结核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不一样的。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即痰菌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说话、打喷嚏的时候,空气飞沫中含有大量的结核杆菌,被正常人群所吸入而导致的感染。
2、请家长积极配合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认真做好教室寝室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请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来校前检测体温在37.3°以上、或有咳嗽、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不要到校,医院就诊,立即报班主任。
2.在家注意 祝您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