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结膜炎传染
慢性过敏性结膜炎
慢性结膜炎用药
变应性结膜炎
淋菌性结膜炎
急性结膜炎用药

肠bull菌讲堂王艳霞23min

时长:23min

肠菌人士的专业分享

讲堂实录

大家好!我是医院的王艳霞医生,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儿童食物过敏反应。

在今天的分享开始之前,首先向全世界的所有逆行者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正是有这些英雄的存在,我们才有安宁的生活。

右图是世界的现状和当下我们中国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在全世界仍然是非常严峻的形势。

下面讲的内容也是关乎我们免疫力的一个事情。

上面这张图片给大家展示的是小宝宝长湿疹的症状。在湿疹情况下,大家会看到皮肤上会有红的炎症渗出甚至结痂,实际上右图的小宝宝他的这种结痂合并了感染以致引发败血症进入ICU,经过抢救之后才存活下来。

所以说,即便是过敏,如果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之类的急症,依然可以合并其他问题而危及生命。

最早的关于过敏的记录是在公元前年,是埃及的法老美尼斯,被黄蜂蛰到而引发死亡,这是我们人类历史上可以查到的最早关于过敏的记录。

食物过敏,在公元前-公元前年可以看到牛奶引发过敏的记录。但是真正开始重视已经到了二十世纪初,而且随着我们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我们会看到儿童过敏性疾病处于一个持续性增加的状态,整个过敏性疾病可以累计约25%的儿童。

其实就我个人门诊的感受来讲,我相信这个数字在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是非常保守了。即便是放眼世界的话,我想发达国家和非发达国家这是平均后的一个数值。我们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它的患病率都有增加。

这是全球食物过敏的状况,整个的患病率成人报道的是5%,而儿童8%,它的发病率是逐年上升。

在年的时候,重庆地区有报告,24个月婴幼儿食物过敏检出率为7-9.2%,这个跟十年前的数值相比已经有了明显增高。

最常见的过敏原,注意!我国的过敏原跟世界很多国家不同,最常见的过敏原第一位是鸡蛋、牛奶、虾和鱼。食物过敏已经引起了医生和家长的广泛重视。

这个图就向我们展示了刚才的研究,我们整个国家的过敏率都是呈一个上升的状态。

那么过敏常见的表现是什么呢?

我们在开始讲过敏常见表现的时候,首先给大家讲基本的一个过敏历程的概念,实际上就是讲咱们过敏在人体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的表现。

宝宝最先出生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是食物过敏的胃肠道症状,而这个胃肠道症状其实有很多人会忽略掉。小朋友经常表现打嗝、溢奶、吐奶、腹泻、肚子咕噜咕噜响,很多人会把这些症状误会是单纯的乳糖不耐受。但是实际上在我门诊发现,乳糖不耐受可以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一定不能忽略食物过敏的存在。

随着时间延长,食物过敏后面紧跟着的就是皮肤过敏,早期表现经常是湿疹,或者是逐渐发展成特异性皮炎。

再随着年龄增大之后,这些小宝宝会出现过敏性鼻结膜炎,而中间掺杂的是支气管哮喘的存在。所以说食物过敏症状在最早的时候,它的胃肠道表现是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的。

食物过敏反应的类型,它分为IgE介导、混合型、非IgE介导、还有细胞介导。所以说即便是食物过敏也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反应。

这张图简单明了的向大家阐述了食物过敏常见的症状。单纯看一下口腔过敏综合征,大家觉得香肠嘴只是见于电影,实际生活当中偶尔也会有这样的病人,但是绝大多数时候,并没有这么夸张。

有一点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尤其是后来发生哮喘或者说过敏性咳嗽的小孩儿,他在出生后两三岁还会有反复的大量的流涎。有些家长会发现,我的孩子这些天流口水少了,过几天怎么又突然多了,过几天怎么又口水少了。像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他有没有这种口腔过敏征的存在。

再一个有些小朋友在小的时候说话口齿比较清楚,但是随着年龄增大之后,他居然出现了说话口齿不清的情况,也要警惕。

另外,即便是成年人仍然有类似现象。成年人口腔过敏最常见的表现是舌头水肿,我们会看到舌头上有齿痕。在我们吃到过敏原的时候,常见表现是莫名其妙吃着吃着饭突然咬舌头、咬腮帮子,需要小心,我们可能局部口腔黏膜组织发生了水肿。

实际上食物过敏照样可以引发喘息、咳嗽、哮喘和鼻炎,而这些经常是家长非常非常容易忽略的。大家都知道,吸入过敏会引发这些症状,实际上食物过敏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时候照样可以引发这些疾病。所以我门诊会出现对小麦过敏的小朋友,家里在厨房蒸馒头,他在南边的卧室他就会出现咳嗽、喘。

昨天门诊上来了一个小朋友,他是一个便血的宝宝,家长在自己的饮食和孩子的饮食上已经很注意了,主要是指妈妈。但是,前天因家里人庆祝姥爷的生日,就给宝宝吃了点儿海鲜,结果孩子一晚上睡不着觉、鼻塞,孩子甚至还再次出现了便血的症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一个食物的问题可以引发全身多器官的症状。

当然皮肤的过敏症状就更不用说了,像湿疹、瘙痒、皮疹、荨麻疹都是非常非常常见的。注意,有些人皮肤接触到食物的气味照样可以引发相应的症状。有些孩子他的皮肤到了秋冬季节,如果一到两个星期不洗澡的话,他的腿上会有一些网格状的改变,搔抓之后会有脱皮的现状。

这种孩子晚上躺到床上之后,经常是六字真经:妈妈、痒痒、挠挠,然后呲呲、呲呲呲这种搔抓。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注意他不光是存在吸入或者说接触的问题,食物过敏也是非常常见的,而且越小年龄段食物过敏越常见。

另外有研究表明,食物过敏是引发其他过敏的基础,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病从口入。从这点来讲的话,我们要重视食物过敏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消化道的症状,咱们前面那张幻灯片上已经跟大家分享。比较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反流的问题。很多时候有些小孩儿我们会看到他吃完饭之后不停的在吞咽,因为越大了出现打嗝、溢奶、呕吐的几率越低,这种反流就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另外,便秘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因为在早期的时候,肠道它有能力排除这些对身体有伤害的东西,所以孩子吃了过敏原之后,上面可以吐,下面可以泻。但是随着年龄增大,比如说2-4个月,不管是母乳也好,还是配方粉也罢,如果给宝宝用的不合适,那么慢慢的孩子肠道排泄能力会不行,逐渐演变成排便障碍,大便是软的,但是很多天不拉粑粑。再随着年龄增大,好多孩子在1-5岁之间逐渐发展出便秘,就是那种干结的大便,好多天不拉屎。

当然,这种反复的消化系统症状带来的结局就是生长发育的迟缓,所以很多孩子到处去看营养不良,不长个、不长肉,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出现这种不长个、不长肉的常见原因一定要重视过敏的存在。

严重的过敏引发的就是急性过敏综合征,比如说休克,急性喉头水肿,这个是要命的,医院里去。

说了这么多,常见的过敏原是什么呢?

常见的食物过敏原主要是抗原物质糖蛋白,分子量大约是10-60kD。致敏食物含有多种具有致敏潜力的蛋白质;过敏性食物对热和酶比较稳定,不同的烹饪方式可以改变其免疫原性,比如说花生煮着吃的话,它的过敏性比较低,但是如果炸着吃、炒着吃,它的过敏性会比较高些。

这是我们常见的八大过敏原,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大豆、鱼虾、小麦、贝类。注意,小麦非常容易被大家忽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一定要注意。在古代,小麦并不是我们常见的主食。这是大家要重视的一点,小麦是随着我们建国后经济和文化发展越来越好,才大范围种植小麦和以小麦为主食。而小麦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潜在过敏原,并且容易被人忽略,有兴趣的可以购买一本书叫《谷物大脑》,上面对小麦对人体的损伤解释得很清楚。

我经常对检查小麦过敏的家长问他的一句话就是不吃小麦吃什么?他就会很懵的在那讲,不吃小麦吃什么?不吃小麦能有营养?这是他们非常常见的一个反应。

食物除了本身引发这种过敏之外,食物与食物之间会有交叉过敏反应。比如说牛奶与马奶、羊奶之类会有交叉过敏反应;鸡蛋和各种禽、蛋,尤其是母鸡、母鸭、母鹅,因为它除了本身这个肉可以致敏之外,在宰杀过程中破了的鸡卵也可以污染肉;豆类、海河鲜、然后包括小麦和其他的比如说燕麦、大麦。

其实有部分孩子查出小麦有问题,但是没有进食小麦,可是在追问他病史的时候,就发现他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或者润肤霜有含燕麦成分,所以交叉过敏反应还是需要我们大家重视的。

在不同的食物之间,它们引发交叉过敏反应的概率也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到花生与豆类之间交叉过敏反应比较低,而海河鲜交叉过敏反应率比较高。有心的家长会发现海河鲜中医上讲是发物,实际上就是引发炎症的东西,在生病的时候是不让吃的。所以这样看来,我们现在很多科学研究验证了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引发过敏的途径是什么?

既然是食物的话,那么吃肯定是第一位的;第二位就是我们刚才讲过吸入食物的气味;还有接触,高度敏感者也可以引发过敏;另外,母乳当中有极微量的食物照样可以引发症状;还有通过胎盘,可以引发我们宝宝在宫内的致敏。所以说我们其实预防过敏的过程是在孕期开始的,而不应该是在出生之后。

刚才讲到的母乳当中极微量的食物过敏原也可以诱发症状,所以在这儿提醒大家一下,母乳并不是宝宝食物营养的金标准,我们母乳也会有一定问题,这个告诉我们妈妈在孕期一定要合理饮食。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其实机制比较复杂。这是目前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常情况下Th1细胞、Treg细胞等都是平衡状态,在过敏体质有炎症反应和无炎症反应的时候,它们平衡被打破就会发生过敏。

这张图是比较简单明了的一个示意图,过敏原刺激身体,产生抗体,然后再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释放这些导致过敏的物质而引发了不同的过敏反应。所以说,第一次接触的东西或者说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是不会引发过敏的,只有你反复的接触过程当中才会诱发过敏。

有很多家长很不爽的说,我和他爸爸都没有过敏,为什么我的宝宝会过敏,我就开玩笑说一句孕期吃多了,实际上我们孕期的合理饮食真的非常重要。

那过敏性疾病的促发因素有哪些呢?

遗传倾向肯定是最重要的,目前有证实超过个基因是和过敏有关系;环境的暴露还有耐受发展的环境、炎症的环境等对我们的过敏都是有影响的。

目前很明确的研究就是我们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和特应性遗传史有关系。比如说爸爸妈妈都不过敏,他的宝宝会有5-15%几率发生过敏;如果父母有一方过敏的话,宝宝发生过敏的几率会达到20-40%;如果父母双方都过敏的话,那么宝宝发生过敏的几率会达到60-80%,这个比率还是非常高的。

影响过敏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母乳喂养、菌群、益生菌、耐受、自然分娩等等,其中肠道微生态和过敏原耐受是目前过敏的学术界两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说了这么多,在过敏预防和干预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在这儿顺便提一下分享的这几张图,这是我们人类进化的过程。人类发展到今天一定要尊重大自然的规律。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鱼的时代,分娩的过程当中进入到两栖动物时代,此后是爬行动物时代,然后逐渐进入到四肢着地的哺乳动物的爬,然后灵长类的坐,最后才是人类的站和走。所以说我们现在很多人让孩子先坐后爬其实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另外,从进化的角度讲,我们人类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我们吃的食物种类远远超出了我们身体的承受范围,所以我们会对很多陌生的东西在大剂量接触后会产生过敏。同样,我们吃的食物数量远远超出了我们身体的承受范围,所以我们的身体会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之类的问题。我有时候就会想,尤其是这次新冠肺炎爆发之后,是不是在我们做了违反进化的事情之后,人类自身应该反思一下我们可以为大自然做一点什么?

从这个治疗和预防的角度来讲的话,我们如果知道了这个东西对自身是过敏的,饮食回避肯定是第一位的。有些人会讲,这个不吃那个不吃,那我会不会营养不足。一定要注意,现在其实有很多很多东西可吃的,食物替代是很重要的一个理念。

如果你对蛋和奶都过敏的话,为什么不吃肉呢?比如说,汉族人对猪肉的过敏率是非常低的,而且在旧社会的时候,国人在那么缺生活物质的情况下都能活下来,现在为什要担心营养问题。

如果宝宝奶粉不能用又没有合适的母乳,那么我们还有氨基酸奶粉和深度水解奶粉。可能有的人会跟我讲,我们这个孩子喝氨基酸和深度水解奶粉有问题。其实很可能是水的问题,很多人会忽略掉配方粉的配制,六个月以内的宝宝泡奶粉一定要用没有矿物质的纯净水。因为我们不知道孩子肾脏发育到什么程度,经常用普通的自来水或过滤水给孩子用,它的渗透压加上奶粉的渗透压实际上超过了宝宝身体的承受能力的,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另外,如果你觉得这个过敏已经影响到家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到宝宝的健康状况了,我们可以用药物缓解。当然在我们中国古老智慧中,我们有一些自然疗法(中药治疗),中药我认为是非常好的东西,但是因为中药第一口感可能不好,第二可能有些孩子会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我门诊上用的并不多,我更推崇按摩(小儿推拿)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叫FAET消敏疗法,后者其实源自我们中国中医的推拿。临床验证系统调理免疫对抗过敏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像这些方法照样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身体逐渐的康复、健康饮食。当然作为西医医生来讲的话,我们有一大利器,这一大利器就是全民都可以适用的肠道菌群,这也是这些年来全世界非常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的非常热门方向。

为什么这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nfbao.com/byxjmy/761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