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
?????你好!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诺如病毒、肺结核等。这些传染病大多是呼吸道传染,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的途径传播,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将传染病的危害降低到最小,现将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及注意事项告之你们,希望引起重视。秋冬季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较强。得了流感一般会有发热、全身肌肉酸痛、无力、头痛、鼻咽部疼痛等症状。
水痘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圆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染病。典型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肿胀疼痛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传染源主要是腮腺炎病人,病毒经过飞沫使健康人群受感染。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出现在手掌和足底,也可以出现在臀部。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等感冒样表现。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发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凡未患过麻疹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均为易感者,潜伏期为10天左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眼结膜炎、咳嗽和皮肤斑丘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4-21天,临床特点是: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秋冬季,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感染。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随后病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易感人群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1-7日。
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罗病毒、诺沃克病毒或脓融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诺如病毒的特征是感染人口密度较高和卫生环境差的地方。诺如病毒是由粪便、口水传染,人若吃了被感染的蚌类也会感染。
为了您孩子的健康安全,
请您行动起来,
做好以下的预防工作
01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用肥皂洗手,并教会孩子的正确的洗手方法(六步或七步洗手法),勤洗澡、勤换衣物、勤理发、勤剪指甲,咳嗽时讲究礼仪。
0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衣物常用阳光暴晒,日常用品、玩具等也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03尽量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不在外面小摊点、小饭店吃东西。
04如果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如您孩子出现疑似症状,请您积极配合学校做好隔离工作,让孩子在家休息观察。
最后,请各位家长注意,为了避免传染病大面积爆发,体温≥37.5℃伴畏寒、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幼儿及出现呕吐现象的幼儿不能来园,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及呕吐症状消失三天后方能来园。另外部分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水痘、腮腺炎)恢复后需要到当地防疫科或学校所在防疫科(楚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证明。真诚期待您的理解与配合,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心健康的学习环境。
新爱婴早教中心
年11月24日
?常见传染性疾病潜伏期、隔离期病种
常见潜伏期
最短、最长潜伏期
隔离期
返园证明
水痘
14-16天
10-21天
隔离至疱疹干燥结痂为止。
需要
麻疹
8-12天
7-21天
发病之日起至出诊后4天,合并肺炎并延长至出诊后14天。
不需要
风疹
10-21天
14-21天
一般不需隔离,必要时隔离至出疹后5天
不需要
流行性腮腺炎
14-21天
14-25天
发病之日起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或发病后10天
需要
流感
2-4天
一般为1-7天
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72小时后,或发病后一周
不需要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
3-5天
多为2-10天
症状消失后1周,或发病后两周
需要
诺如病毒感染
24-48小时
12-72小时
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或发病后5天
不需要
猩红热
2-5天
1-12天
症状消失,发病后7天
需要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12-48小时
最长可达6天
症状消失,至少至发病日起7天
不需要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儿童9-11天
急性期(一般2周)
不需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