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季节让人心情愉悦,但不少人在这个季节总是被眼睛的症状困扰,反复出现眼痒、眼红、畏光等,总是用手揉眼睛,或者眨眼睛,感觉眼睛里有东西。点眼药后有点缓解,时好时坏,不能根治,这多是过敏性结膜炎的典型症状。
过敏性结膜炎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是结膜对外界变应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就是各种过敏原进入眼睛与结膜的肥大细胞上的免疫球蛋白E(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这些组织胺会使局部小血管扩张,产生红、肿、痒的症状。很多患者以前没有患过此病,第一次出现就会很担心,其实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免疫力或多或少会有改变,有时候是以前过敏的现在不过敏了,也有些人是以前不过敏的东西现在过敏了。比如孩子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结膜黏膜通透性极强,也就自然成为过敏性结膜炎的多发人群。过敏性结膜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是过敏体质孩子的一个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发生的过敏症状之一。不少孩子在3个月的时候就会开始流眼泪和揉眼睛。
季节性和常年性变应原都可触发变应性免疫反应。季节性变应原包括:树的花粉、草类、杂草花粉和室外真菌。常年变应原有尘螨、室内真菌和动物皮屑(多为猫和狗)等。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是空气传播的特定过敏原所产生的过敏反应,主要是春季花粉和秋季花粉,它们的颗粒很微小,由空气传播,传播距离较远,影响范围也比较广泛,有明显季节性发病特点。
季节性结膜炎表现为突发性眼睛红、痒、流泪、灼热感、眼皮水肿、结膜水肿,分泌物较少且是水样的。与其他感染性的结膜炎比较不同的症状是眼痒难受及流泪,感染性结膜炎以疼、涩、灼烧感为主。大部分患者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如果将过敏原去除,或者给与抗过敏的药物,数小时内反应即可消除,不留痕迹。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上述症状又立即出现。这些症状在过敏的季节里会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发作,直到花粉季节过后为止,与气候关系密切。由于是空气传播,在温暖干燥的日子里,症状相对会加重。在下雨潮湿的日子症状相对较轻。这种过敏很少侵犯角膜,过敏时间相对较短,对视力影响比较小。
避免过敏原是防治过敏性结膜炎的根本办法。但由于过敏原存在于飘浮的空气中,颗粒细小,简直就是无孔不入,这就让彻底避免成为空谈。那减少过敏原就成为最好的预防办法,其次就是预防用药。
(1)减少过敏原的数量:过敏季节减少开窗通风的次数,开窗通风的时候可以打开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可以让空中的飘浮物降落,沉积。外出归来可以用人工泪液或者生理盐水冲洗眼睛,减少已经进入眼睛的过敏原。
(2)预防用药:可以在过敏季节之前先点含肥大细胞稳定剂的药水,如色苷酸钠眼药水等,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
(3)治疗:对于轻微的急性期,给予冰敷并用人工泪液或生理盐水来冲洗眼睛,可以减轻症状。症状严重则需要抗组织胺及去充血的眼药水。如果还不能缓解,医院就诊,也许需要使用类固醇类药物,但这个药物不能长期使用,需要按医嘱使用。
如果是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过敏原包括霉菌、螨虫、宠物皮毛和分泌物、灰尘,主要表现是眼睛不舒服,容易眨眼睛、揉眼睛。由于常年不愈,会对视力造成影响,可以加重弱视和近视的程度。生活中要远离宠物,特别是猫,有测试发现,即使把猫移走一年以后,在家里还会测到猫的过敏原。远离需要水的动植物,水是霉菌生长的基础,乌龟和花盆是霉菌的最好载体。勤洗换被褥,最好用50℃以上的热水烫洗。许多过敏性结膜炎都有自限性,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症状和避免发生后遗症。但由于过敏是长期的,药物抗过敏治疗只能控制过敏症状,很难彻底治愈过敏性结膜炎,因此必须重视生活中的预防。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