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以来,气温逐渐升高。45岁做售后工作的刘先生经常在外奔波,平时喝水较少。这天他正开车赶往客户约定的地点,突然感到腰部一阵阵的剧痛袭来。他已经无法开车,忍着剧痛才勉强将车停到附近停车场,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肾结石掉进输尿管引起的。
我国是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南方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
肾结石(renalcalculi)是尿中的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中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发生于青壮年,其中草酸钙结石最常见。
夏季是肾结石出现明显症状的季节,入伏以来,肾结石急诊患者的数量更是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肾结石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肾绞痛。
肾绞痛属于内脏绞痛性质,发作时病人辗转反侧、剧烈难忍,非常痛苦。
那么,肾结石疼痛发作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泌尿结石为啥“爱”夏天?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尿液容易浓缩,如果喝水量再不够,尿液中的晶体物质就容易析出,形成结石。
同时,夏季光照强烈,体内维生素D和维生素A合成增多,促进小肠吸收钙离子,使尿液中排泄钙增多,也使得结石更容易形成。
所以,夏天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季节。
正因如此,平时户外工作、接触高温、出汗多以及喝水少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炼钢工人、驾驶员、厨师、运动员等,都是泌尿系结石的高发人群。
灿哥在此提醒,这类高危人群更需要有意识多增加饮水量。
肾结石为什么会导致剧痛?肾结石一般引起肾区疼痛常伴肋脊角(背部第12肋与脊柱的夹角)叩击痛,40%~75%的肾结石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痛。
●结石较大,移动度很小,表现为腰部酸胀不适,或在身体活动增加时有隐痛或钝痛。
这种钝痛就像“温水煮青蛙”,如果体内没有明显的合并炎症,长期发展下去,有可能肾脏已经出现严重积水或肾萎缩、尿毒症患者都不知情。
●结石较小,则容易嵌顿于输尿管内刺激输尿管,并且使输尿管局部痉挛、扩张、缺血以及阻塞尿液排除,从而导致急性肾积水和输尿管、肾盂压力增高,引起典型肾、输尿管绞痛的表现。
常表现为骤然发生腰腹部刀割样剧烈疼痛,呈阵发性。
典型的肾、输尿管绞痛表现为:阵发性的腰部、上腹部疼痛,剧烈难忍,并沿着输尿管行径放射至同侧腹股沟等部位,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此外,泌尿系结石还有一个典型的表现就是:血尿。如果合并感染,除了会有尿频、尿急、尿痛的表现,还可能会发生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出现发热、寒战,甚至感染性休克。
泌尿系结石一定要手术吗?“医生,我可不可以不做手术,能不能吃药排石?”
其实,在临床上有不少像这种怕手术、希望保守治疗的患者。那么,发现泌尿系结石是否一定要开刀呢?
首先,要明确一个观点:泌尿系结石必须重视、积极治疗。因为一旦结石形成,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造成尿路梗阻、引起肾积水。往往结石、感染、梗阻三者互为因果,促进病变发展,最终可破坏肾组织,损害肾功能。
如果结石长期存在,不仅可导致肾衰竭的不良后果,还有癌变的可能。所以一旦发现结石应该要积极干预。
其次,积极治疗的方式不仅包括手术,也包括药物治疗、体外碎石等,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还是要看具体的病情,采取个体化治疗。
●一般来说,直径在0.6厘米以下的结石,无梗阻、感染,首选药物治疗,配合喝水、运动、跳绳等方法,结石自行排出的几率较大。
●直径超过0.6厘米、小于1.5厘米的结石,在无梗阻、无积水、无感染等情况下,可以尝试体外碎石,2次无效者需考虑改行微创手术。
●直径超过1.5厘米,或者小于1.5厘米但位置特殊、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直接考虑微创手术,不建议采用体外碎石治疗。
●如果出现了结石位移导致的明显症状,更需要及时治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