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夏天得胆囊结石,多数人会觉得奇怪,夏天不是尿路结石比较多吗,怎么胆结石也跑到夏天来发病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夏天为什么也会患胆囊结石以及如何预防。
我们人身体的胆道系统,每天都负责运送、贮存、浓缩以及排泄胆汁,如果这里发生一些异变,很可能在胆道内部形成一些颜色、形状、大小不同的结晶体——胆结石。大多数的胆结石是因为胆固醇含量过多,当它们无法被及时溶解掉的时候就会堆积成形,变成胆囊结石。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石头”!胆囊结石要是引发了感染或是堵住了胆道,患者就会出现强烈的腹痛感、黄疸、发热或消化不良,严重的出现胰腺炎、胆囊癌等。胆囊结石有时发病很急,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胆囊穿孔,危及患者生命。
这些小“石头”在人身体静止不捣乱时,患者不会觉得有多大的异状,某些患者仅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不爱吃油腻的东西了,或是吃点东西就肚子胀等,很多人没有察觉到自己原来患了胆结石,以致耽误了病情。但是,胆结石是否发作,不仅与结石大小有关,更重要的是结石的位置,靠近胆囊颈部的即使是很小的结石,一旦发作起来,就是右上腹部剧烈疼痛、胆绞痛,恨不得满世界找止痛药。因此,我建议大家对待胆囊结石要保持早发现早治疗的态度,千万不要以为平时没有症状,或自以为结石不大而掉以轻心,以免结石给身体带来危害。
那么,在夏季,为什么胆囊结石也会发作呢?
首先,夏季,尤其是入伏以后,天气会很闷热,人体会大量出汗,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就容易导致胆汁浓度和粘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胆囊结石。
其次,夏季炎热,免不了影响大家平日的胃口。而冰镇啤酒、小龙虾、烧烤、冰激凌等就成了许多人的最爱。这些高盐高脂高胆固醇高蛋白的食物,对于肝脏、胆囊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同时,这些食物多数是在晚饭或夜宵时间摄入的,造成过多的胆固醇留存在胆囊腔内,久而久之便形成胆固醇结晶、胆泥,进而形成胆囊结石。
再次,夏季的持续高温,对于人的情绪也产生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放,都由大脑协调指挥,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导致内脏神经功能紊乱,胆囊内胆汁淤积,胆汁成分比例失调,促使结石形成。
怎样才能愉快安全地度过炎炎夏日,不被胆囊结石、胆囊炎所困扰呢?在这里,我为大家提供几个妙招:
1、三餐定时,早餐必食。空腹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尤其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胆囊内胆汁稠厚,易形成胆泥。规律进食,尤其定时吃早餐,可使胆囊收缩有规律,大量黏稠的和含有胆泥的胆汁被排出到达肠道内,既可以帮助消化,又能防止结石的形成。
2、晚餐减量,少油少脂。适当限制饮食中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对于预防胆囊结石有着重要的作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和胆汁中含有较多量的胆固醇有关。吃得过多,尤其是晚餐或者夜宵吃的多,特别是食物中有较多的脂肪和胆固醇的情况下,就会使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成倍增高,胆囊在夜里“加班加点”地工作,久而久之会促使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3、多食蔬果,补充纤维。多食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的食物,补充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维生素C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减少形成胆囊结石的机会。维生素A可以促进胆道上皮修复,减少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
4、每天八杯,充分补水。在夏季,尤其是天气炎热容易出汗的情况下,每天的饮水量应≥~毫升,即每天5瓶矿泉水的量,不渴也要喝。同时日常生活中以茶为饮品,也可以起到预防和改善胆汁瘀积并调节人体机理平衡,增强人体抵抗力的作用。
5、改善情绪,充足睡眠。夏季昼长夜短,天气闷热,很易使人疲劳,而胆汁分泌、胆囊的收缩和胆汁的排放,都由大脑指挥协调,长期精神紧张抑郁失眠等可导致内脏机能紊乱,胆汁流通不畅,胆囊内胆汁淤积,胆汁成分之间比例失调,形成结石。适度运动也可以减少胆固醇,促进代谢,促进胆汁流动,改善情绪。
6、把握时机,保胆取石。胆囊结石一旦形成,药物的疗效就很有限。可以说,目前没有一种药物可能有溶石化石的作用。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治愈率低,且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目前不建议临床应用。
对于已经得了胆结石的患者来说,目前有一个效果很好的治疗方法——保胆取石,即通过微创手术取出结石,保留胆囊功能。保胆取石手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可以实现采用腹腔镜、wolf硬镜、纤维胆道镜进行微创保胆取石,其具有创伤小,结石取净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由于术中需胆道镜探查胆管、取石及腹腔镜下切开缝合结扎,故操作难度相对较大,目前仅在腔镜设备比较完善、腔医院开展。
总而言之,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就能让大家轻松度过炎炎夏日,远离胆石病的烦恼!
HI,我是肝胆专家王曦晨大夫。想要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及看病就诊请北京中科崔永玲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