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长阅读汇
春暖花开,一年中最好的赏花期来了。可近日,一个少女赏花出了悲剧!
女孩儿在油菜花里美美地拍照,回到家感觉眼睛奇痒,最后医生确诊为春季过敏性结膜炎。
一周内过敏性结膜炎
患者从5例增长到30多例
“平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一般半天门诊会碰到一两例,今天翻了一倍,有四五例。我主要看眼底病,可能其他看角膜病的同事遇到这类患者会更多。”医院眼科医生说。
这些患者多数在发病前都去过野外郊游、赏花。前天,20多岁女孩小童和闺蜜们开车去宁海赏油菜花,一群人玩疯了,还拍了一堆美照发在朋友圈。去的时候好好的,傍晚五六点回到家,她发现眼睛“悲剧”了,双眼很痒,用手揉了一会儿,镜子一照,双眼通红。
一早,医院就诊,医生结合检查情况和发病之前的去向,确诊是过敏性结膜炎,最有可能的过敏源便是花粉。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引起视力受损
医生说,过敏性结膜炎及时正规治疗,一般不会影响视力,但也有个别情况。
两年前,一个5岁女孩,因为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长期没有得到正规治疗,左眼病情发展到了角膜溃疡,最后通过角膜移植才得以控制住病情,左眼裸视力从0.04恢复到0.4。
医生说,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过敏性结膜炎的一种,每年春天发病,到冬天症状会减轻甚至消失,致病的过敏源是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毛、羽毛等。这种病多发于有过敏体质的儿童和青少年身上。
烦人的春季过敏
孩子外出归来,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家长要考虑孩子是不是过敏啦!
1.春季过敏的表现
接触过敏原半小时至数小时内出现,在夜间和室外症状会加重。
2.春季过敏的危害
易和春季过敏混淆的疾病
过敏反应和以下几种疾病的症状难以辨别:
咳嗽:
感冒咳嗽
有流涕、鼻塞、发热等症状,症状缓解后咳嗽仍持续3~5天。
过敏性咳嗽
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但不发热,咳嗽4周以上不好,要考虑罪魁祸首就是过敏。
鼻塞、流涕、打喷嚏:
普通感冒
多发生在受凉、疲劳等抵抗力差的时候,症状慢慢加重,通常需要一周左右恢复。
过敏性鼻炎
发生在吸入花粉、尘螨等过敏性物质之后,常常是突然发病,来得快、去得快。
眼睛红、干、痒:
用眼过度眼睛干痒,孩子频繁用力眨眼睛、揉眼睛,眼睛内有红血丝。
过敏性结膜炎除了眼睛发痒,还有分泌物增多且粘稠,结膜充血、水肿等症状。为什么春季多发过敏?
有家长要问了,为什么春季多发过敏?
1.过敏源增加
春季气温回升,家里喜欢开窗,且孩子的户外活动多,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种过敏源。
①灰尘
春季开窗,灰尘及其他细小颗粒进入室内,容易吸附在被子或衣物上,成为过敏原混合物。
②花粉
花粉是春季过敏的重要过敏源。春季是花粉传播的季节,不仅在空旷的室外,花粉颗粒可飞扬到室内,容易被孩子吸入体内或皮肤接触。
③皮毛
宠物脱屑、皮毛均为过敏源。春季宠物及宝宝户外活动增多,接触到宠物机会变多。
④尘螨
国外医学报道儿童对尘螨的过敏率高达26%,而春季的气温、湿度皆适合螨虫生长繁殖。
2.其他因素
①季节变换
春初冷暖气流交替,孩子对新季节还不太适应,过敏体质会更严重。
②饮食因素
春天孩子的活动量大,饮食更丰富,鱼、虾等海产品也是诱发皮肤过敏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预防春季过敏?
为了避免孩子遭罪,家长要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确定过敏源
如果家庭成员有过敏史,建议家长提前带孩子检查过敏原,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2.回避过敏源
3.及时清理皮肤
用温度适宜的清水洗澡,避免热水刺激皮肤。少用香皂,香皂的碱性成分会加重皮肤过敏。
4.注意保湿
洗脸、洗澡后涂抹儿童专用润肤露,成分越简单越好,尤其注意脸颊、四肢外侧、肩背部、屁股等易干燥的部位。
5.卫生清洁
床上用品、新买的衣服或换季衣服都要洗净、晾晒,以免堆积的尘螨、霉菌刺激孩子皮肤。
6.增加抵抗力
7.花粉过敏提前预防
如果孩子对花粉过敏,且不可避免地接触花粉,色酮类药物可作为花粉播散季节前的预防用药,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
出现春季过敏了,怎么办?
如果孩子过敏了,家长不要慌张,切勿盲目服用抗过敏药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回避过敏源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家长应立刻查找过敏原,确定后立刻回避过敏源,回避过敏源后过敏反应通常自然消失。
2.就近清洗
如果孩子的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就近使用干净的冷水(禁用热水)轻敷过敏部位的皮肤。
3.防止抓挠
不要让孩子抓挠发痒的皮肤,以免引起感染。家长可以吹一吹或轻揉发痒部位,以缓解不适。
4.避免刺激
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给孩子适当增减衣物,避免汗液和口水刺激孩子的皮肤。
避免使用沐浴露和肥皂,用清水冲澡,并趁皮肤潮干时大面积、多次地涂保霜或乳剂。
5.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或其他异常情况,需要紧急送医就诊。
孩子健康无小事,春季过敏先预防,家长一定要注意、注意,多注意!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