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秋季,特别是入学后一两周,校园内学生聚集,往往是“红眼病”流行的高发季。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红眼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各年龄段都有可能感染发病。那该如何应对呢?一起来看↓
“红眼病”会有哪些症状?
“红眼病”起病较急,潜伏期短,一般为18-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多表现为结膜充血,眼睛红肿、流泪怕光,分泌物增多等,睡醒后眼睛有大量脓性或黏性分泌物,多时甚至上下眼皮粘在一起。晨间醒来,可出现睁眼困难,且有异物、奇痒或灼热感,少数还会出现头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滤泡形成,甚至膜状物附着等伴随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和体征,医院就诊。
该病呈自限性,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红眼病”是怎么传染的?
主要通过接触传染。急性患者是主要传染源,直接和间接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手、泳池水等。此外,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可存在病毒。如不能有效控制,容易在家庭内、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传染。
“红眼病”该怎么治?
1.医院就诊,按医嘱滴用眼药水。
2.居家隔离七天。
3.毛巾、脸盆、被褥等个人用品,需单独使用。
4.个人用品要定期消毒,防止传染给家人。
5.患病期间,不要前往学校、理发店、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防止传染给他人。
6.发病一周后,医院复诊。
tips:
学校和托幼机构如何预防“红眼病”?
1.托幼机构及学校应开展晨检制度,晨检中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
2.培养学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和脸盆要单人单用的个人爱眼卫生习惯。
3.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
责任编辑倪莉琪
来源浦东发布市健康促进中心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