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常性眯眼
经常性的眯眼可能是孩子视力下降的早期表现,这种近视一开始可能是假性近视,如果家长们长期不干预,有可能变成真性近视。在家上课期间,孩子们需要长时间的对着电脑或者是电视屏幕,休息时间又想着打游戏看动画片,眼睛长时间近距离注视电子产品,极易引起视疲劳,导致视力下降。同时在寒假期间孩子睡眠、饮食往往不规律,这也是视力下降的一个原因。这段时间家长们要经常注意孩子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健康,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经常性眯眼看东西要及时进行干预。二.歪头看东西
当在家发现孩子看东西老是喜欢歪着头看时,家长们要注意,警惕斜视出现。现在很多孩子从1~3岁就开始接触触屏电脑、智能手机,而长时间近距离使用视频终端、玩手机游戏,除了引起屈光不正,甚至可能诱发斜视,疫情期间请众家长要注意!
当孩子出现歪头看电视,看东西双眼不对称时,应及时沟通医生。辨别真性斜视和假性斜视,若为真性斜视需及时治疗,假性斜视可以随时观察。
三.经常眨眼、揉眼睛
孩子经常眨眼揉眼睛?家长们要注意孩子有可能是出现儿童干眼症,如果孩子长时间注视屏幕、用眼过度,会造成眼球表面泪膜层的不稳定,出现眼睛的疲劳、干涩、刺痛、流泪等情况。不舒服的情况下孩子会更加的去眨眼睛、揉眼睛。另外,过敏性结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多发性霰粒肿是儿童干眼症的常见原因。家长如果发现儿童出现频繁眨眼、揉眼睛、畏光等异常情况,不要自行判断病情、乱用抗生素眼药水,应及时沟通医生寻求帮助。温馨提示
疫情期间,家长们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